:: 气 象 帮 助::
朱金明
一、 气象帮助的实践基础
二、 气象帮助的实践形式
三、 附录
气象帮助的实践形式
在上文中我回答了实践基础,本文我将回答气象帮助的实践形式。非常简单,哪里正在发生最大灾害,我就到哪里去――怎么去?这里就牵扯到一个最起码的条件即借调,中国一个老百姓暂时摆脱原有工作绊押的唯一合理合法形式――很有可能灾害,包括连续的暴雨或干旱,就会停下来。但是,现在我即没有自由身,也没有经济力;更可怕的是还没有成功的尝试。即便是在自己头脑中想了成千上万次,独自模拟了20年都很成功,但是还没有与人公开正式合作过。
(一)、1999年年中
从去年年底到我写"自问自答1"时,我就设想如果今年没有水灾,如果水灾达不到一定程度,我就将气象帮助废止。但是今年的情况使我不能废止提出气象帮助,还要我拼死提出。因为到目前为止可怕的洪水还在肆虐,只是比去年小。
那些因洪水失去自己的财产、房屋和庄稼的人们,那些因洪水而辛劳的在大堤上巡查的人们,那些因洪水而远离自己家园跨上冲锋舟舍己救人的人民子弟兵,远方有一个人在想着你们,在想着减轻你们的辛劳和痛苦。也许,因为他提出了与常人不同的救灾方式而遭到不幸,但是现在是面对不幸而勇往直前的时候了。
我想这个世上应该能够容得下一个自告奋勇抗击洪水的人,即便是异端邪说也罢,让他试一试吧!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吗。
(二)、1999年年底
当我们进入1999年底的时候,据《北京日报》上报道:今年的北京雨季降雨量是百年最少的,而今年的暑期的最高温度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最高的。且不说1998年中国南方和东北遇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1999年太湖流域降雨大于1991年的太湖洪灾,而长江流域降雨量仅次于1998年。真是连年多灾多难呀!
(三)、2000年年中
2000年前半年,先是1月份再次动员那个阻挡了我十年的水电部信息研究所前副所长吴迅龄为我推荐,然后跑到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减灾课题组院士王昂生、李吉顺游说。当感到此二处都不行时,无奈何去到自己最不愿去的北京市水利局,3月17日见到了徐维浩副局长,他根本就不跟你谈,而是把材料转到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曹宝晶,叫我去和他谈。曹宝晶官气十足,就是北半个中国天天都有沙尘暴,十年八年不下雨,他不在乎!可不是吗?人家不负那个责,天塌下来工资照拿不误。而我呢,为了争取早日缓解旱情,为了摔掉思想包袱和心灵干净,我必须呕心沥血。曹宝晶只让我搞一搞预测帮助他准备情报;而抗旱不提供最起码的条件即借调,只要求下雨。我知道,我和他之间的联系早晚要崩溃了。7月3日上午,当我们约定晚上见面时,清华同方一个姓程的先生呼我,我和他通了一个电话,内容是久违了的。下午就下起了雨,心与雨雪相通,我知道大雨就要倾盆,随即就给曹宝晶打了一个电话说:我今天不去和你见面了,你要的雨马上就要来了,祝今年风调雨顺。实际上,我再也不准备和他主动谈了,卖个破绽,以期望再见面时能够有个后路。和他谈太累,他看不起我。很明显,这100天来徐维浩、曹宝晶,(还有吴迅龄、刘义和万汝星就更早了,)都能强烈地感觉到我对于周边气象的影响,从和他们对话中我也明白他们感觉到了。但是,他们不是对于沙尘暴、干旱熟视无睹,就是看不起他的属下,更不用说担风险了,反正就是不给你出力协助气象帮助。太绝望了!绝望得我真想死。
这就是今年上半年北京及北方发生了多场沙尘暴、少雨干旱和7月3、4日的华北大雨,与我在这半年里心灵上经历了什么的对应。这也只是我个人的解释。报纸上解释,就是气象专家分析,从何时起,拉尼娜现象控制大气……所以干旱……
您也许要问,你不用借调就身处在北京,那北京为什么会产生严重干旱呢?请您读一读2000年5月30日给曹宝晶的信(见三、附件,(一)、推广气象帮助的部分记录,8),就会有更深一层的明白。
电子信箱E-mail: jinmingz@public2.east.net.cn
zhjm@mail.east.net.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