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壬术究竟产生于何时,已经无可确考。有人神话其历史背景,宣称六壬术源自黄帝、玄女,这显然是无稽之谈。东汉时期,赵晔所著《吴越春秋》、袁康所著《越绝书》,都有六壬的记载。据考古学家鉴定,在出土的六壬式盘中,有几种为汉代六壬式盘。由此看来,六壬术产生、流行的年代应该在东汉之前。
关于六壬术名称的界定,自古以来多有争议。清代鸿儒、才子纪晓岚先生认为,六壬“大抵数根于五行,而五行始于水,举阴以起阳,故称壬焉;举成以该生,故用六焉”。清代大贤俞正燮认为,壬术主北方阴。亥者,阴之始,亥位为易之乾,为天门。壬寄于亥,名六壬也。
历史上诸如此类学说颇多,不再详列。
各门预测学的名称,都有一定的渊源可寻。如,奇门遁甲,“奇”、“门”是这种预测术的重要元素,得“奇门”者,吉祥如意;它用天干代替地支进行布局(演局),因九宫只有九个位置,将十天干排在其中,就必须隐藏一个,甲是主帅,故被隐遁起来使用。因此,这门预测学就叫“奇门遁甲”。其他象六爻课、四柱(八字)、相学等更容易来理解。
惟独“六壬”预测学,为何叫“六壬”,古今学者对此说法不一,至今尚无定论,可以说这是个千古之谜。本人习易数载,略有顿悟,现将一点拙见披露于后,供高明者鉴定。
“六壬”一词的由来,大体上有以下原因:
一、“壬”的界定
(一)“壬”的本义。“壬”为“任”或“妊”字,为万物被养育之意。有史料为证:《春秋元命包》曰:壬者,任也,万物于此时而怀妊。郑司农曰:严冬时闭藏,万物怀妊于下。班固曰:万物怀孕于壬。
(二)从起课原理来看,月将是“六壬”术的专有名词,起课的关键一步是:月将加正时顺布成天盘。正月是一年的起点,雨水至春分,月将为登明(亥),亦即一年之中月将以登明(亥)为起始,逆行而布于课中。再说明白一点,定月将是“六壬”术的关键,登明(亥)是月将的“领头雁”。
(三)乾卦为八卦之首,处于至尊地位,上指苍天,下指帝王。乾卦包含两个地支:戌和亥。而亥为四孟,为冬季之首,故此,亥为乾卦之核心。同时,乾为天,天干代表天;亥中蕴藏壬、甲二干,甲为十天干之首,先贤们据此推演出“奇门遁甲”,而把壬干发扬光大,进而发明了“壬学”。正因如此,一年之中,月将是以登明(亥)为起点而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
(四)“六壬”术以预测时的日柱(日干支)为太极点,生出四课,定出三传,进而推断出事情的吉凶成败。日干为主,日支为客。在四课三传中,除日干用天干外,其他均用地支。“六壬”术以日干定六亲,日干(天干)都有寄宫,壬干寄宫在亥,换句话说,壬与亥通假、通用。
(五)“六壬”术中有许多“兵占”的内容,可见,在古代她被应用于战争决策,是帝王之学。“六王毕,四海一”,“六壬”与“六王”是多么的相似啊!当然,“六王”是借指古代的六个国家而非真正的 “六壬” 。
(六)“六壬”术的预测原理,仍然是阴阳五行学说,而五行(水火木金土)则以水为首。十天干之中,壬、癸属水,壬为阳,癸为阴。古人有崇阳抑阴的习俗,因而舍阴取阳名为“壬”。
(七)日干为判断事情的出发点,在预测时处于首要位置。壬与亥通假、通用,以干为主,地支为辅。故,这门玄学命名为“壬”学。
二、“六”的界定
“六壬”的“六”,比较容易理解。其一,六十花甲中有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合为“六壬”。其二,壬寄亥宫,亥居乾位,洛书九宫数为六。请结合以下图表,加强理解。
巽
四 |
离
九 |
坤
二 |
震
三 |
中
五 |
兑
七 |
艮
八 |
坎
一 |
乾(戌亥)
六 |
三、 “六壬”之特殊含义
《白虎通》曰:五行者,谓水火木金土也。八卦之中,坎为水,仅有地支子临之,居北方,任养万物。许慎曰:水准也,平也。“六壬预测学”乃中国古代三式之一,为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壬与子相通,这门学问被命名为“六壬预测学”,说明其准确度非常高!
综合上述内容,“六壬”名称的由来则显而易见。这是笔者的一点浅见,不足之处,敬请易道同仁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