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

  俞樾(1821-1906 )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道光三十年( 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 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曾先后 主讲苏州紫阳书院、杭州诂经精舍、德清清溪书院、菱湖龙湖书院、上海求志书 院等。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 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 师。俞樾平生勤奋治学,著作极丰,有《春在堂前书》,近五百卷。

  他所著的《易贯》、《艮宦易说》、《邵易被原》《 易旁通变化论》、《周易互怵徵》、《卦气值日考》等九种著作,很快就被人们置诸脑后,传统经学,曾经辉煌百代,而今已成为过眼云烟。经学家皮锡瑞在《经学通论》中对《易经》的评论,代表清代学者对晚撑的权威定论,很快就被疑古派推翻, 而代之以崭新的易学观。

  一生著述丰富,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曲园杂纂》、《俞楼杂纂》、《茶香室丛钞》、《曲园自述诗》及《右台仙馆笔记》、《老圆》、《骊山传》、《梓童传》、《七侠五义》(改编本)等等。全部著作汇集为《春在堂全书》,凡500卷。

  生平事迹,门人章炳麟著有《俞先生传》,周云青、徐激、尤莹、陈乃乾等各编有《俞曲园先生年谱》。《清史稿》、《清代七百名人传》、《清代朴学大师列传》等书中有专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