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直

  费直(生卒年不详),字长翁,东莱(郡治今莱州市)人,西汉古文易学“费氏学”的开创者,官至单父(今单县境内)令。费直依古文古字本汉《易》,称《古文易》。“长于卦筮,亡章句”,“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即《易传》“解说上下经”,开幕训诂学史上以传附之先河。汉宣帝(前 73- 前 49 )、汉元帝(前 48- 前 33 )年间,传《易》者只有施、孟、梁丘、京氏四家列入学官,费氏因传古文、无师授故未被列入而与高氏一起传于民间。后西汉经学家目录学鼻祖刘向(约前 77- 前 6 )“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发现所传各不相同,有的脱漏《无咎》、《悔亡》部分,“唯费氏经与古文同”,从此费氏经受到重视。东汉时期,经学家陈元、郑众、马融都学习和传授费氏学,马融还为费氏《古文易》作“传”(指解释经文的著作)并把它传授给其高足、汉代经学集大成者郑玄,郑玄作《易注》。经学家荀爽也汉费氏《易》,作了《易传》。三国时传魏经学家王肃、玄学家王弼,王弼还作了注。费氏学大兴。南北朝时期,梁代、陈代正式把郑玄、王弼二注“列于国学”。隋唐时期 ,王注盛行,郑学浸微。宋代以后,对王、郑的评价或抑此扬彼,或二者并重,见仁见智,而费氏学也在他们自己和对他们的研究、传授过程中扬长弃权短,发扬光大。今本《周易》与《费氏易》有很深的渊源。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费氏易》 1 卷、《费氏易林》 1 卷、《周易分野》 1 卷。另《释文》有《费直章句》 4 卷,系后人伪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