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循,进士。历兵部武选郎中。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人素出刘瑾门,循罢其管事。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循历知镇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备副使,咸有声。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嘉靖八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外舅太仆卿曾直喜曰:“幸吾婿成大名。”洪先曰:“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亲孝。父每肃客,洪先冠带行酒、拂席、授几甚恭。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寻遭父丧,苫塊蔬食,不入室者三年。继遭母忧,亦如之。 1、罗洪先,江西吉水人,字达夫,号念庵。生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卒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明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状元。 2、罗洪先曾官翰林院修撰、春坊左赞善。为学宗王守仁“致良知”说,但提出某些修正,认为“良知”并不是自发地起作用,需要经过“主静”工夫,达到无欲的境界。精研舆地,曾增补元人《舆地图》,撰《广舆图》一册,图后附有关于沿革隶属的说明。用力至勤,费时十数年始成。著作有《念庵集》。 3、罗洪先,生于1504年农历十月十四日子时。甲子年乙亥月辛未日戊子时,八岁大运。 尝闻命之理微,鲜有知之真而顺受之者。余谓功名富贵,有命存然,遂捐厥职,访道学者以为之宗。行抵华山下,询知希夷公曾得道于此矣。因涉其巅,谒其祠。将返,见一道者,年须弱冠,态度老诚,遂进礼然。出书示余,予问之,曰:“希夷公紫微斗数集也。” 始观排列星辰,犹不省其所以,既读其论,论则有道理,玩其断,断则有神验。即以贱降试之,果毫发不爽,于是喟然叹曰:造化至玄,而阐明之,若对鉴焉,非心涵造化,能之乎?星辰至远,而指视之若运掌然,非胸藏星斗者,能之乎?天位乎上,地位乎下,而人则藐然于中者,先生则以天合之人,人合之天,即星辰之变化,而知人命之休咎,是非学贯天人而一之者,又孰能之乎?倚欤!休哉!先生真高人也!神人也!不然,胡为乎而有是高志?又胡为乎而有是神数也? 予乃捧持之,遍示天下,俾世之人知有命,而顺受之可也。胡乃祖作之而子秘之,则继述之道安在哉?请志予言,以弁是书之首。时陈子去希夷公一十八代,讳道号“了然”,年方二十有六。 时嘉靖庚戌春三月既望之吉 赐进士及第吉水罗洪先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