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章

   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生於明宣宗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卒於孝宗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终年73岁, 由於他的生地是广东新会圭峰山下的都会村,後迁江门的白沙村,故世人多称之为陈白沙,他的著作後被汇编为(白沙子全集》,其所开创的学派别称为江门学派。
  陈献章24岁赴京会试落第,27岁时闻江西吴与弼授徒讲学,遂前往拜师从学。吴与弼,字子传,号康斋,是名初一位颇有名气的学者,与薛#齐名,毕生笃守朱学,是一个道地的朱学信徒,平时专攻《四书》、《五经》和洛闽语录, 自称常梦见孔圣人和朱子。陈献章从师刻苦研读,笃信朱子关於封建纲常、道德修养以及理欲、义利方面的观点,对朱子十分崇拜,曾赋诗云: “吾道有宗主,千秋朱紫阳。说敬不离口,示我人德方。”(《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韵》)但他对程朱“格物致知”和“泛观博览”等一套求知和修行方法并不满意,视之为“繁琐”,於是转而倾向陆学和佛教禅宗奉行“从静坐中寻求自得”、“以自然为宗”的方法,主张“学贵於自得也。自得之然後博之以典籍,则典籍之言我之言也”;同时也反对当时一般士人存在的人云亦云,食古不化,以程朱的是非为是非,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习气,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行之结果,逐渐形成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在明代思想史上起到了承先启後的作用。黄宗羲《明儒学案·白沙学案》称:“有明之学,至白沙始人精微”。《明史儒林传》则说:“明初诸儒, 皆朱子之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获秩然。曹端、胡居仁笃践履;谨绳墨,守先儒之正传,无敢改错”。而“学术之分,则陈献章、王守仁始”。从转变当时一度死气沉沉的学术风气的意义上来说,这个功迹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