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

老子故里今犹在


 
 2004年11月29日,农历10月18日,文胜老师寻访老子“出生地”。

  老子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道教则奉他为教主,称为 "太上老君"。老子其人在民间被神化了,关于他的神话传说也很多。《混元皇帝圣纪》中说:"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化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也。"于是,老子在道教中便被神化为众生信奉的神灵,老子是 "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阴阳之主宰,万种之帝君"。
长大以后的老子一副神仙异相,《抱扑子内篇·杂应篇》描述老君的真形,"身长九尺,黄色,鸟喙,隆鼻,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有三理上下彻,足有八封,以神龟为床,住金楼玉堂,白银为
阶,五色云为衣,重叠之冠,锋挺之剑,从黄黄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穷奇,后从三十六辟邪。雷电在上,晃晃晃晃,此事出于仙泾也"。老子由神仙再到教主,长得奇形怪状,却也威风凛凛。
于是,民间传记中,在天上己列仙班的老子整天就忙着炼所谓的长生不老之丹。《西游记》中就有生动的描述。《西游记》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中大圣所偷之丹就是太上老君炼制的神丹。书中描述,大圣到了太上老君的兜率天宫之后,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当他闯进去之后,未发现老君。
  原来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大圣直至丹房,丹灶旁边的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孙悟空知道,丹乃仙家之至
宝,于是他就把葫芦里的丹郡倒出来像吃豆似的全都吃了。吃完以后他反应过来了,"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孙悟空为何如此惊慌?可见这丹珍贵得很,只有天上的神仙首领可以食用,旁人是碰不得的。
关于炼丹,其实我国先秦时期即有。老子炼丹虽无史载,但老子崇尚养生之道是确实有记载的。在《老子》第五十章里,老子作了较为详细的阐释:《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先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咒虎,入军不被甲兵。咒天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这段话大意是:长寿的、短命的各占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为什么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据讲,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不会受到伤害,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归根到底,老子是想告诉人们要少私寡欲,清静质朴,纯真自然。
  老子对养生之道推崇有加,提倡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老子》第六十七章中有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取为天下先"的记载。但是老子的养生之道,到了神话里,便是甘露、仙丹,所谓的修行一律变为炼丹,或是吸取采纳容天地之灵气的奇珍异宝,如踏桃、人参果等。《西游记》偷吃人参果一回中,人参果被喧染得是那么不可思议,可以治病,可以长生,而这人参果的拥有者便是三清观的当家道长 —— 个得道的道人。道教是对道家养生思想的继承还是变异就不言自明了。
  太上老君真的被封建统治阶级捧到颠峰地位,应该是始于唐朝。唐帝室姓李,太宗李世民自认为是老子李耳之后。唐高宗乾封元年,帝至毫州老君庙祭拜,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旧唐书·高宗记下》)。高宗仪凤三年,诏 《道德经》为上经。天宝元年,诏 《史记·古今人表》玄元皇帝太上圣(《旧唐书·礼仪志四》)。在唐代,老子和道教的盛行达到最高峰。到了南宋,据《太上老君金书内序》称,太上老君 "从开辟至虞舜间,世为师不绝,经二百七十五万八千四百余 。


[返回]
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