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

老子故里今犹在


 
 2004年11月29日,农历10月18日,文胜老师寻访老子“出生地”。

  

  古流星园内,首先有3眼井在沿用。
  入夏后,在“杉木坑”内发掘出一口。关于“杉木坑”,传说当年初建老子庙时,木材缺乏,工匠登高望去,见一杉木干竖立于一井中,众人遂拔之,不料拔出一跟,复现一跟,直至庙堂完工,井周竟成大坑,故而得名。
接着,根据村民的回忆和指点,又在附近发掘出4眼。至此已得其中8眼。
最后经专家们艰苦细致的考证工作,抽干塘水,清除污泥,在离地表3 米处发现了第九眼古井。井口已破残,井内皆淤泥。井深5.7米,井口内径95厘米,井底直径90厘米,井壁用红、灰褐两色夹砂陶制成的大块板瓦筒缸套制而成,共14层,井底为天然砂礓。经过数天清理,从井中清出大量红陶与灰陶等生活用具残片。红陶残片属于春秋时代,灰陶残片系汉代遗物;陶片花纹有篮纹、绳纹、方格纹等。其它尚有一些汉代瓦片和8块先民用过的砺石,有明显磨擦痕迹。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当地文物专家的鉴定,一致认定此井为春秋时砌筑,堪称“天下第一井”。其余8井,有3眼经汉代修整,有5眼为宋代修整。考其9井始建时期当同,唯经历代重修,所以井砖年代今见之已有所异。
  神话往往是民俗的神化,如果将其还原,人们可以想象得见春秋时可能当地有一民俗——孩子出生时,乡邻用井水为之沐浴。老子故里有九井,老子出生时,可能由家人及乡邻汲九井之水为之洗礼。以后,正如其他名人一样,随着老子成为一代圣哲,便流有其不尽的传说,以予美化。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今涡阳九龙井尚存,密集于流星园内,排列有续,全部复见天日,恰是中太清宫(即天静宫,二期重修工程已结束,由港台及国外捐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实为世间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观。


 


[返回]
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