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

老子故里今犹在


 
 2004年11月29日,农历10月18日,文胜老师寻访老子“出生地”。

   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苦县在亳州谷阳县境,有老子宅及庙,庙中九井尚存”。现在涡阳县城北天静宫(又称老子庙),已寻见九井并存。而河南省鹿邑县境太清宫没有九井,仅有在一井石栏上刻有几条精细的龙。
一、九龙井的缘起
据《正统道藏·犹龙传》记载:老子出生时,“万鹤翔空,九龙吐水,以浴圣姿,龙出之处,因成九井。”因此后人据此传说而建九井,变神话为现实,推测老子生地必有九井。
二、九龙井的史载
《七真祖师列仙传》描述甚祥,言四大真人刘长生、王玉阳、谭长真和郝太古寻到太上老子降生处,“见有九井并环着一座八角亭,亭边有株李树,相传太上生于李树下;四人步入亭内,亭中间有座石碑记着降生之事。”在叙述了太上出生时“九龙吐水,沐浴其身,所浴处遂成九井”之后特别强调:“其地神异载于经史,历有考证,非无据也。”《水经注疏》云:“北则老子庙,庙东院中有九井焉。守敬按:《续汉书·注》引伏滔《北征记》,老子庙中有九井,水相通。《初学记》七引《赖乡记》,庙中有九井,汲一井,余井水皆动。并引南朝人刘义庆《幽明录》,能洁斋入祠者,井水温清,随人意念。”《亳州志》也载:“世传老子始生,九龙吐水。”他如《括地志》、《涡阳县志》、《光绪鹿邑县志》也均有九龙井的记载。因此,剔除其传奇色彩,更证明了老子生地九龙井的存在。
三、九龙井的发现
东汉边韶、唐代陆德明、清朝姚鼐 、近人马叙伦均在历史上对司马迁《史记》所载老子生地提出质疑,作出“相人说”。今人台湾马炳文和安徽杨光先生更以大量史料考证老子生地在今涡阳。为此自1991年3月以后,涡阳县文物管理所、涡阳县文化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批批专家学者们参考史料记载的方位,到达天静宫进行实地考察,并依据当地村民提供的线索,进行发掘,结果大批文物相继出土。随即《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全国数十家报刊进行了“揭开千古之迷”的专题报道,一时轰动全国。在出土文物中有“古流星园”石匾和元至顺三年翰林张起岩撰文的“敕建天静宫兴造碑”,碑文证实老子确实出生于天静宫的流星园内和“园内有九井”,与《大明一统志》和《大清一统志》记载相符。证实了老子生地确有九井之说。


 


[返回]
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