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


::
月将名称由来与天盘起法::

  近日收到不少研究六壬的易友来信,均提出月将十二名称是由何而来,笔者对作如下简要解释,不妥之处,敬请诸位方家指正。

  从古代大量资料看,十二次实际上是一种岁星纪年法。早在春秋时期,由于周天子地位不断下落,各诸侯国纷纷利用本国君主在位的年数纪年,比较混乱。当时的星占家为了星占需要,便利用岁星运行十二年一周天的特点,把周天均匀的分为十二等分,十二年一个周期,故名十二次。这样以来,岁星每年所在的位置就成了整个中国统一纪年的标志,再把十二次的名称依次同地上各诸侯王国对应起来,就可以进行星占观天下妖祥了。十二次星天区分野:星纪代表吴越,玄枵代表齐,女取訾代表卫,降娄代表鲁,大梁代表赵,实沉代表晋,鹑首代表秦,鹑火代表周,鹑尾代表楚,寿星代表郑,大火、析木代表燕,这个分星分野体系也就是周礼所谓十有二岁之相。

  由于岁星的运动是不均匀的,有时会发生所谓逆行,又由于岁星周期实际上为11.86年,每十二年即超过一周天,大约85年其位置就超前到下一个星次,这就是后人讲的超辰接气。根据此规律分演为十二个月,即称月将,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当年(公元535年)四月初一发生日食,士文伯认为鲁国和卫国将要承担这次日食灾祸,不过卫国祸大、鲁国祸小,他的依据是日食时太阳正从卫国大而分野走向鲁国的分野,即当时太阳正从女取訾之次走向降娄之次。

  明白了上述月将的由来,再来研究大六壬起课方法就不难了。《六壬心印赋》曰:
  “月将即日宿太阳也。正月雨水后日足厘女取訾之次入亥宫,乃等明将也;
  二月春分后日足厘降娄之次入戌宫,乃河魁将也……”由此可知,
  月将即每月之中太阳在十二宫所处的位置,每月以此值日之将而加来人所占之正时上,
  顺布十二宫辰即天盘也。如正月午时来占,月将乃亥将登明也,则用午加亥、
  子加未……顺布十二宫。(山西张双贵撰稿)

 

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