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问题解答(三)::
21.四课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体现在哪里?
四课的矛盾关系,主要体现在日和辰上,日和辰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一个为阳、一个为阴,它们是相对于已经出现的事物来说的。日阳和日阴是一对矛盾,辰阳和辰阴也是一对矛盾,它们是相对于事物的显现和伏藏来说的。那么这些矛盾中,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呢?我们说.已经显现出来的,人们所看得见的矛盾为主要矛盾,暂时隐藏着的,则为次要矛盾,矛盾公开化了,才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所以,日和辰的矛盾是主要的,日阴日阳,辰阴辰阳之间的矛盾则是次要的。不过要说明,这只是眼前暂时的,到了一定的时候,在某些条件下,矛盾是会相互转化的。
22.四课中的矛盾会相互转化吗?
我们说四课中的矛盾是会相互转化的,那么,怎么样才能转化,如何看它的转化呢?我们在看四课时,必须充分估计到主要矛盾发展的时空区限,看清主次矛盾的关系,最后关键是落在谁发用上。日上发用者,主发用,时间来得快而且结束的也较快。因为它占据了主动事情向前推进较顺利。如果见下克上,和刑冲破害以及驿马天马者事情发展和结束都来得快。如果见上克下和天罗地网、死墓空亡、天官地隔等,则事情发展受阻此由另当别论。如果辰上发用者,为客发用,对方后发制人,由被动变为主动,判断的方法与上相同。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上,重要的是看阴神发用,阴动则主次发生变化。次要的矛盾占据了首位,则说明事情正在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不过,在三传上,如果阳动传阴(一、三课传二、四课),则也说明了事物在它发展的旺极和弱极之后转向了其反面。
23.什么叫显现?什么叫伏藏?举例说明。
阳的东西为显现,阴的东西为伏藏,在四课上,阳神为显,阴神为藏,不过在四课上的显与藏是相对的。我们说,上了四课的东西都为显,只不过显的程度上.有明暗之分,相对于阳神来说,事情真相大白;相对于阴神来说,事情尚处朦胧之中,或者阳神为主在前,阴神为辅在后.正象武则天暗中操纵唐高宗一样。唐高宗为阳神,武则天则为阴神。他们都是同时出现的事物,又必须形成阴阳之间矛盾关系,这种明与暗的矛盾关系在出现在四课上的时间先后上是等同的,它们可以互相制约,同时也可以互相转化。
24.什么叫“机”?什么叫“机变”?举例说明。
所谓“机”,就是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转折点,或者事物突然发生变化的关节点。所谓“机变”,就是指事物在其运行过程中碰到某一个关节点,而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的过程。寻找事物的关节点,是六壬判断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大六壬预测学本身就是求算事物机运的学问。那么.如何寻找这个关节点呢?
例如,《大六壬指南占;癸亥正月己亥日辛未时子在金陵卞圣瑞书房偶有两客进坐索占。涉害、曲直、四环课:
比 未 青
财 亥 蛇
鬼 卯 玄
龙 玄 玄 蛇
末 卯 卯 亥
卯 亥 亥 己
酉 戌 亥 子
申 丑
未 寅
午 已 辰 卯
陈公献断曰:“龙神发用传课结成官局,来意必占今年功名事,六月即有钦召之应。盖春得进旺之木,遇夏则枝叶茂密,将来事业远大。曰六月之说何也?缘岁建皇恩发用,中传天沼足以六月定有佳音。后知来占者即赵忻城昆弟也。果于是月奉沼进京,授京营提督甲申又升京营戎政”。
此课四课三传均为亥卯未木局克日干形成官局,占求官者得官局,升迁重重,己为定论。但到底在什么时候可以升迁呢?这就看四课中的转折点了。看转折首先看克,看发用,看动作。克就是转折,就是否定。然后看动作之地是否空亡,是否有阻隔,有网罗,在此地之阴神是否有利等等,以定终结.此课发用为未,即为未地,为六月,未上见财,财生官.又亥为木之生,未为木之墓,以生覆墓,新事连绵,都对升官有利。所以动在六月,必然大吉,六月可以成为升官的转折。当然,未加卯上,动在二月,即为积极开展活动,事情可以应在二月,也可以应在六月这要看两个地方那里为吉,那里有利。卯地见土为关,必有阻,故应未地。
25.什么叫“有”?什么叫“无”举列说明。
四课中所反映出来的事物,与实际测算的事物产生了对应,或者所要求问的事物出现在四课三传中,则称为“有”,或叫“上卦”。反之,则称为“无”。另外,四课三传纯空亡也称为“无”,某件事情上卦了,但其类神或反映该事物的信息落人囚死,空亡之地,也可以视为无。它是有中之无,虽有实无。有和无是判断事物应与不应的关键。
例如:庚午日丑将丑时,有人求占家中被盗
四课: 三传:
蛇 蛇 后 后 比 申 后
午 午 申 申 财 寅 青
午 午 申 庚 官 巳 朱
求被盗必有动作之举,和玄武出现。然课传伏吟,为不动之象,又不见玄武,为偷盗之事没有“上卦”,故为无。此事仅仅只是家中虚惊一场而已,如有失物必没出家门。
26.四课能不能反映事物的运动变化?
四课又名“四象”,它是一种“象”,即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属性之类的东西,它是事物的某种表象反映,它相对于三传来说,只是静止的平面图象。因此,它并不能反映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能展示事物发展的现状,和产生运动变化的契机。
27.如何分析事物的现状?
事物的现状,可以通过天地盘和四课反映出来。分析事物的现状,首先看事物是否出现。其方法是.抓住四课或天地盘上某一信息,以询问求算者实际发生的事情是否与这一信息相符合,如对方说对,那么该课式就与实际事物发生了对应,就说明事物出现。下一步判断才能进行。分析事物现状,其因素很多。过去的六壬书上一般都有很多的论述,如德合鬼墓,刑冲破害,十二神、十二将的五行生克关系和年命等等。还有诸多的神煞,五花八门,不过它们最根本的还是离不开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旺相休囚,长生死墓等基本内容,这些内容,我们后面将有专题论述。
28.四课有它的时空范围吗?
我们说,大六壬本身就是一套反映事物运动的时主体系,天地盘,四课三传都具有着一定的时空界限和时空范围。所谓的天地盘,也只是把事物加以展开。它当然离不开事物的发展过程和时空区限,四课三传则更是如此。不过,就整个事物来说,四课、三传也只能反映其不同阶段的状况和变化趋向,正象高等数学求某一曲线上的点运动一样,它的范围就只能反映从曲线上某点的周围开始运动,而无限趋向于该点的极限。它周围的范围是很有限的。也许有人说,我可以南六壬算很长的时间,确实可以,不过时间越长,其精确度就越差,时间越短.其准确宰就越高,因为求曲线上的极限点是越近越准。这也是六壬预测的一大持点。这里面关键是要求出那个转折点、这个点离我们越远,就越不容易把握,越近,则这个极限点就越容易求算。四课时空范围必然在这个点的周围,至于如何分析这个范围那就要靠技巧和经验了。
29.四课“上克下”有什么含义?
四课“上克下”表示了一种压制,以上压下,以强凌弱。干上克下,身陷囹围困,处处受制;支上克下,事遭非议,处处受破。干阴和支阴克下.则要根据干上和支上的情况来判断了。如果干支遭上克下,干阴支阴克下则为救和解脱;如果干支上下相生,见阴克下则为外来之祸等等,这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分析。
30.四课“下克上”有什么含义?
四课“下克上”表示了人和事物必然有动,干克上人动;支克上事动。如占升迁、出行等等,都是必动之象,下克上表示了一种随心所欲的状态,所以占事如果传上没有外来阻力,一般都较顺利,下克上是四课最理想的变动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