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古今六爻筮法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对于格局的认识却无一本书论及,更无从谈理论。现代少数学者已经深刻认识到传统六爻预测体系的不足,着手研究格局的问题。可仍然停留在世爻身上做文章,自然无法真正完善六爻格局。因此,六爻的格局理论在目前的六爻学术研究和运用中仍处于空白的阶段。我在长期的六爻研究中,发现六爻格局是断卦的灵魂和核心。没有格局就无法判定六亲的喜忌,当然所断之卦的准确性也会大打折扣的。
传统六爻很注重爻之强弱的分析,却没有卦之强弱的分析,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传统六爻最不足之处。古云:“卦卦是金,爻爻是宝”。一个完整的六爻卦是由卦和爻共同组成的,从来没有一本书只说爻的名称而不把卦名写上去的。卦和爻两者互相配合,就好象人的身体和灵魂共同组成人一样。失却其中一项,要么就是行尸走肉,要么就是进入了极乐世界,灵魂是依附在肉体上的,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要是把卦(卦的内含实质是卦宫五行)作为肉体的话,那么爻就是卦的灵魂,失却身体去谈灵魂,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世界万物因受天地五行之气强弱不同而使出现五彩缤纷,夏天荷花飘香,冬天腊梅傲雪,皆是由于天地五行之气影响所致,可以这么说天地间的五行之气无不对每个事物都会产生影响。因此。由心灵感应出来的卦(卦的内含就是卦宫五行)肯定有强弱之分。
从易理上来分析会更加有说服力。
卦宫在断卦中的体现的是三才理论在预测学中的意义。三才者,天.地.人也。四值,即年月日时的干支,他是天体运动变化的反映,体现是是“天”的作用;卦是由上下经卦组成,表示一个太极,其内存有不同的五行、干支、六亲和六神等,它是人或事物的信息或吉凶的反映,体现的为“人”的作用;而卦宫是爻所存在的“环境”,即人或事物所存在的环境,它体现的是“地”的作用。
世间众生及万物,皆有生死,皆有旺衰。拿人来说吧,人是一个灵性的动物,它需要生存,需要七情六欲。它的所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究其根源都是来源于太阳,我想这一观点无须赘述。但是,人所直接接触的是地球,不是太阳。人呼吸着地球上的空气,饮用着地球上的水,食用着地球上的植物和牲畜。这些已经能明显的说明环境对人的作用是最本质的。
太阳、月亮等所有的天体对地球的作用而造成南北极冰天雪地的气候,也是因为天体的运动而造成热带地方和温带地方肤色、寿命等不同。大自然受天体不同的影响产生不同的境况,卦宫也肯定受到天体的影响而出现强弱,从而影响到爻的吉凶、喜忌——所谓适者生存也。
探讨完卦宫强弱的易理后,我们再来探讨世爻定格局的问题。八卦从初爻到五爻的变化才产生了六十四卦384 爻,换句话来说六十四卦是八卦变化的产物,八卦是大环境,因为有了他才孕育出384爻。每卦的六个爻共同组成一个社会,卦宫是爻的生成条件。每个爻的自然属性是相同的,只不过社会的分工不同产生了首领——世爻,但是首领或皇帝(世爻)仍然逃脱不了大自然的规律(卦宫)——生、老、病、死。
请问易友是天大、地大还是人大?
以世爻定格局显然没有考虑到爻在卦宫的生存环境,而只是考虑它的社会环境,自然而然准确度是有限的。
研究《易经》文化与做其他学问不同,不管是研究其文化还是研究其噬法都不能偏离它的思想,否则任何另起炉灶的方法都可能悟人子弟。正教和邪教的最大区别在于正教是用天理来感化人心,而邪教却是用是是而非的理论来煽动人心,而邪教最大的问题还恐怕是违背天理,所以邪教存在的时间是有限的,正所谓“邪不胜正”。
现在有人发明了以世爻定六亲的办法,从目前来看确实蒙蔽了一部分易友,但是真正有易德的人不会让其永远蛊惑人心的,相信一些暂时为了自身利益的人在正义的感化下也会渐渐醒悟的。除非发明者能够另写一套《易经》来解释《乾为天》和《震为雷》(还有《雷天大壮》和《天雷无妄》)六亲上的区别,否则任何技法上的修复、解释都是空洞无力的。八八64卦什么时候变成了62卦?八卦又何时变成直接生了六十二个世爻了?是胎死腹中还是流产了两卦?大概只有肉欲横流,利益熏心的二十一世纪才会有人写出这样的残缺理论吧?
做人要讲理,研究《易经》的人更要讲理,传授《易经》者首先自己要明白易理才不会误人子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