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六法(后三法)::
<第四篇> 从格成立的条件
传统命理对从格的认定, 有极其严格的标准, 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论从, 当然在某些条件下,不能完全符合严格从格的定义时,
也有所谓假从格的成立. 滴天髓有云“从得真者只论从, 从神又有吉合凶,化得真者只论化,化神还有几般话,
真从之家有几人,假从亦可发其身, 假化之人亦多贵, 异姓孤儿能出类”
八字以日主为我, 比劫与正偏印为我党, 而食伤财官为异党. 一个八字当作除了日主之外, 如果毫无我党,全为异党,
日主完全无依, 那必然得弃命而从他党了. 所谓的弃命, 我有一个比喻,可以让我们对所谓“从”的观念,有些新的启发.
当某一个人为贼人所擒, 被关在贼窝当中, 举目无亲, 无依无靠,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之时, 此人唯一的自存之法,
就是所谓的“弃命以从”, 完全忘了自己的存在, 一切依贼人之命是从, 他叫你做什么事你就去做, 不要问为什么,
更绝不能反抗, 那么贼人看你还有一点利用价值, 也就不会杀你, 你就有机会得以苟延残喘了.
在这种情况下, 你绝对不能与贼窝外面的人暗通款曲, 你如果主动向外去找了兄弟朋友(比劫),或是你的母亲(正偏印)作帮手,那么贼人肯定会认为,你绝对不会再心甘情愿对他们低头以从,
这时你就没有利用价值,他们就会开始考虑是否要把你给干掉了.
假如你这个八字是从官杀格, 结果你不仅找了母亲兄弟朋友来帮忙, 甚至还找来了贼人的克星--- 你的儿子(食伤)来,
因为你的儿子身强力壮,有能力把贼人官杀给宰了, 这时候你当然就不会再任凭贼人的 布弄 了.
同样的从财之格, 不能见比劫来克财, 从儿格不能见印来坏食伤(但因比劫生食伤, 所以从儿可以见比劫.故滴天髓才说“从儿不论身强弱”,但绝对不能见印).
所以从格的条件很简单, 1. 月令本气必需就是所从之物(要从财月令必须是财, 从官月令必需是官,从儿月令必需是食伤),
而且月令一定要透出天干才能得用, 否则不从. 2. 必须没有印与比劫, 日主势孤, 才能论从(从儿例外可见比劫)
3. 被从之五行不能被克, 从官不能见食伤, 从财不能见比劫, 从儿不能见印.
符合以上的条件, 才是真正的从格, 至于在假从格方面, 滴天髓亦有云“阳干从气不从势, 阴干从势无情义”,
对于日主为甲丙戊庚壬这五个阳干日主, 只要四柱中有任何一点比劫与印之助, 阳干日主就绝对不会舍命以从,
故而对阳干日主的四柱, 绝对不可以随便论从格. 至于乙丁己辛癸这五个阴干日主, 如果干支有单一比劫或印,
但是在其它干支完全没有得到生助者, 则可以假从入格.
基本上从格有一定的规矩, 四柱是不可随便论从的, 必须要在很严格的条件下才可以论从格.
<第五篇> 贵气之所由来
凡四柱中有杀的一定要先论杀. 因为官杀皆为克我日主之物,但官与日主阴阳不同气, 故克之有情, 而杀与日主同气,同阴或同阳,
故而克之无情.
官杀虽克我,但却是贵气所钟,所以滴天髓才会说“何知其人贵,官星有理会”.
我们可以这样去思考:
官杀就好比是日主身外, 一个强而有力的人物, 就好比是阿拉丁碰到的那个神灯的灯奴巨人一样. 如果这巨人愿意供日主驱策,
那么日主不就可以心想事成吗, 灯奴会替你实现愿望, 但是如果你无力驾驭命令灯奴, 他就会来欺负你,
让你人生了无趣.
我们暂且把正官当作是小灯奴, 而七杀当作是大灯奴.然而要如何来驾驭驱策这个灯奴巨人呢?
先讨论驾驭大灯奴的方法. 在十神当中, 日主为我, 正偏印是为母, 食伤星为子女.要让七杀能听日主的话,
首先可以用印星来化七杀之气, 七杀生印,印再来生日主, 所以印星就扮演了“通关”的角色, 或者说是请母亲出来当公亲(和事佬),
务请七杀看在老母亲(印星)的面子上, 不但不要为难日主, 反而应该要帮日主的忙, 这样经由印星的转化七杀,
七杀得以不攻身, 转而为我所用. 所以我们说以印来化杀, 就会有贵气, 就可以求官贵了.
但是印也分偏正, 由于偏印与七杀(及日主)同气, 偏印想以情感的诉求来感化七杀, 会让七杀觉得偏印之情并不真,
所以在助日主之时, 并不会尽力来助, 所以偏印化杀之力较小. 然而正印由于是日主的亲身母亲(偏印为后母),
又与七杀(及日主)阴阳不同气,所以七杀会看在日主母亲的真诚上, 全力助日主, 故而正印化杀之力较大.
其次, 日主还有另外一种驾驭七杀的方法, 如果四柱无印, 那么就看是否有食伤了. 食伤可以制官杀,
意思就是日主找了自己的孩子(食伤)来对付官杀. 先来看用食神来制七杀之法, 由于食神是日主的儿子,
这些儿子都还年轻身强力壮, 看到七杀竟敢来欺负老爸, 就会挺身出来对付七杀, 七杀被打得头破血流,
只好低头认输, 食神告诫七杀, 如果我老爸叫你作什么事的话, 你都得照著作, 不然我会再修理你. 在这种情形下,
七杀不敢不全心全力为日主作事. 所以食神制杀是个大贵的格局, 这种贵格要比用印来化杀更大. 毕竟请老母亲用感情来感化七杀为日主作事,
确实是不如叫自己的儿子去压制七杀, 再要七杀来为日主作事还来得有用.
如果不是用食神来制七杀, 而是用伤官来制七杀, 这叫“伤官驾杀”, 然而贵气就小多了. 因为伤官是日主的女儿,
与七杀阴阳不同气, 伤官要制七杀的话, 不会尽全力的压制, 所以七杀不尽然会全力助日主而为日主所用.我们有时会在天干看到伤官与七杀相合的干合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伤官与七杀暗通款曲, 七杀如何能为日主所用, 所以当然也就亳无贵气了.
如果是正官的话, 就一定要用印星来化, 因为正官是有情的管我, 而非无情的克我, 所以只能化不能克.
本来正官就是要为日主好, 所以会对日主加以有情的约束. 这种情形下, 如果日主希望正官能来多帮自己一些忙,
是可以请母亲印星来帮忙通关作中介. 官星看在印星的面子上, 是会愿意帮忙的. 所以官星佩印星是有贵气的.
但是对付官星, 绝对不可以叫自己的子女食伤星来对付正官. 食伤克官星没有丝亳贵气, 如果是用伤官来对付正官,
那更是“伤官见官,为祸百端”了.
看到这里, 我们就可以了解, “财来生官”或“财来生杀”
到底对日主是好是坏了.
如果日主弱, 财星官星都是克泄日主之物, 会使日主更弱, 而无法任财官, 此时必然要以印星来化官杀,
一则以印来生日主, 使日主转弱为强, 而得以任财官. 再则用印星通关, 则财生官,官生印,印生日主,
使五行之气得以流通, 这样的话, 财与官才能为日主所用. 否则日主弱又无印化官杀, 若是格局又无法从财官的话,
那么就是一个下命了.
日主弱的话, 也不能用食伤来制官杀, 因为日主本来就弱了, 再用食伤日主更弱, 当然富贵之气全无了.
日主强的话, 财来生官杀是好的. 因为日主本身够强, 已经足以任官杀, 意思是说日主本身能力够强,
所以不必请出老母亲或是儿子帮忙, 就已经足以使灯奴巨人对自己服服贴贴而真心服从了.
如果是印旺的身强, 不宜再来财生官杀, 因为印旺的身强,可能日主本身并非很强, 财再生官来克日主,
使日主更弱而不能任财.如此则聚财能力受损.
如果是比劫旺的身强, 最宜再来财生官杀, 因为比劫夺日主之财, 财生官杀星制比劫, 使比劫不夺财,
则财可全为日主所得.
基本上, 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八字是日主身弱而又没有印星的话, 那么是极不宜再见到财来生杀了. 这种情形就不只称为财生杀了,
而要称之为“财党杀”了, 财星与七杀结伙成党来克日主, 那日主还有什么好日子可过?
这样的命格就真的要贫贱一生了.
<第六篇> 简易合婚法
如何以丈夫的四柱来测知妻子的八字, 同时又如何以妻子的四柱来测知丈夫的八字?
经常有很多网友,会问有关一对男女的婚配问题,在此我提出一个研究的方向,俾大家一同来思考,这样的推理方式是否合乎逻辑,在实务上准确性又如何,请大家一齐来研究思考.
以我本人的八字来看, 我是丙火日主, 土与水都很旺, 而土是我的食伤,水是我的官杀, 从我的八字可以看出,
我老婆的八字是印星与食伤皆旺的八字, 事实上也确是如此.
男命以财为妻, 所以只要把男命的八字, 换成以财星的五行为妻子的比劫, 即可向下推论得知:
--火----土----金----水----木-
比劫 食伤 财星 官杀 印星 (丈夫八字)
官杀 印星 比劫 食伤 财星 (妻子八字)
所以丈夫的食伤就是妻子的印星, 丈夫的官杀就是妻子的食伤. 在此需注意的是以十神确可如此推, 但丈夫日主为火,
不能以此断妻子的日主定为金, 此法只能推断妻子八字中十神的分布多寡, 不能据此断妻子的日主五行.
同样的, 要从妻子的四柱测知丈夫的四柱, 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作. 女命以官为夫, 只要把女命的八字,
换成以官杀的五行为丈夫的比劫, 即可向下推论得知:
--木----火----土----金----水-
比劫 食伤 财星 官杀 印星(妻子四柱)
财星 官杀 印星 比劫 食伤(丈夫四柱)
从丈夫的八字看妻子, 或从妻子四柱看丈夫的方法, 其实是一个完全合乎现代心理学, 实有助于夫妻双方的相处,
可以使婚姻更加和谐而维持长久
比—食—财—官—印 (夫)
官—印—比—食—财 (妻)
1.夫若比劫旺, 则妻官旺, 男人比劫旺个性强势, 妻官旺则听夫言.
2.夫若食伤旺, 则妻印旺, 男人食伤旺个性慵懒不易相处,妻印旺则心软性慈,可调和八字个性的不足.
3.夫若财旺,则财运旺女缘足,需要比劫身旺的妻子来帮忙打点,顺便管束老公的花心.
4.夫若官旺,则个性保守稳健,才能忍受妻子的食伤过旺.
5.夫若印旺,则才能包容妻子的爱花钱的财旺.
所以说, 这种婚配方式, 对于夫妻双方确有互补的良好作用.
最后要特别说明, 这种判断法若用在婚配上, 是属于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比如说男方的八字所显现的现象,
在女方的八字中可以找到, 那么这两人可以说相配无疑. 但是若女方的八字看不出这种现象,我们却不能说因此说两人一定不相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