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和它的非议者::
朱荣
我国农民,一代又一代,从春到冬,没休息过星期天、没睡过午眠,起早贪黑,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心扑在庄稼地,播种粮食来养活自己和儿女,养活执掌国家权力的官员,养活保卫国家安全的军队。
我国农民的这种伟大作用,国家历来是特别重视的。“以农立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五千年来,代代相传。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工农联盟”。
共和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提出了“农业为基础”。
从古到今,与我国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的,是夏历和阴历。夏历使他们尊重日月五星调控的二十四节气的起止变化;阴历的朔日、弦日、望日,使他们夜观天象,能知第二天的气象。还有,借助人生年月干支的推算,他们印证已过的吉凶,便知未来将怎样趋吉避凶。
辛亥革命,国家引进了西洋的公历。从此,就总有一些专家学者,主张完全废除夏历和阴历,让广大农民统统使用公历。他们说这样能促进“世界大同”。实际,这些人是迷洋狂,想割断中华民族的完美传统文化历史。
请看下列诸先生的言论。
甲先生(教授,已故)说:“把旧历称为夏历,又把夏历称为农历,都是很不科学的。”
乙先生(建筑学家,已故)说:“农历是阳历而不是阴历,把阴历叫做农历,是不科学的,叫做夏历也是秀才气太浓。”这位先生还埋怨农民,并不知道十二节气是依据阳历推算出来的。(按照这位先生的逻辑,在中华民国引进西洋阳历以前的几千年,我国没使用阳历,也就无从推算出来十二节气,而农民的种庄稼就是盲闯的了?)
丙先生(太平天国史专家,已故)说:“现在挂历、台历、报纸、电视、广播,无不以农历来称旧历,这是错误的。旧历只能称夏历,不能称为农历。”
丁先生(退休教授):“农民是依阳历耕田,把旧历称为农历是荒谬的。我主张,阴历最好不用。”
戊先生(天文学家,已故)说:“我国并用夏历是没有必要的,应该只用一种历法,即阳历。”这位先生又说:“把阴历新年称为春节,是再滑稽没有的,我们最好还是把正月初一日完全忘记吧!”“我们如果愿意大同的世界、理想的世界、永久和平的世界早日实现,从现在起,就只使用阳历。”
已先生(退休教授)同丁先生,编出了将春节改定在阳历2月4日的方案,取61%年份的立春交节是在这天,还说这是美国普通妇女艾切丽丝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的。两位先生经“中化”,将这种历称为四季历和世界历。(其实,我国的夏历和阴历,本来就是春夏秋冬四季历。称世界历只是公元历的翻版,也无创新意。)这两位先生已行文,呼吁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改定的方案,然后就着手废除夏历与阴历合称的农历,掀起“跨世纪的历改高潮”,使全国农民都用公历。最后将公历改动下日子,推算哪天是星期日就方便了,心头一默就知道。
他们说这种“日心历”一旦推向世界,就能达“世界大同。”
这几位先生都认为:依照立春交节日,起一年首日夏历,不科学!,依照月亮朔日,起一月首日的阴历,不科学!只有依照假定的耶苏诞生的年月,起每年一月一日的公历才科学,最最科学!这几位先生,是耶苏教的忠实信徒无疑了。所以,他们不懂我国的农民、农时、农耕,对“农历”这个名词最愤恨,是并不可笑的。
将夏历与阴历合称为农历,据丙先生考证,最早见于1961年出版的《辞海试行本》。据作者所知,农历实际应用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开始,除四旧,造“阴阳”二字之反,将阴历改称为旧历,将阳历改称为新历。不久,他们认为,过春节、种庄稼,还是依旧历,说旧并不旧;新历已用一千九百多年了,说新也不新。于是“继续革命”,将旧历改称为农历,将新历改称“国历”。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媒体正式起用农历,并与公历同行。这属中洋对立统一,特别体现了我国历来的重农思想的升华。农历,堪称是一顶金光闪闪的重农皇冠!人类历史千万年,不曾有哪个国家出现过,这顶具有中华民族的卓绝特色的皇冠。
这种特色,今年戊寅年大放光彩。在三阳开泰、万象更新的春节,十二亿人民大庆祝,美英法等很多西方国家的首都,也热烈的祝贺我国的虎年,希望中国的经济建设如虎添翼,希望中国的综合国力如虎生威。试问,如果废除了农历而独用公历,全中国、全世界能产生这种大团结的凝聚力吗?或答:“将春节改定在公历2月4日,不是也同样庆祝吗?”我说:立春等十二节气及其所分的春夏秋冬四季,是全世界相同,并不是中国所独有。2月4日,祝贺春节,只能是互道“春节好”,而不可能都向中国祝贺。因为将春节定在公历2月4日,并且废除了农历,所谓的四季历或世界历,实际就没有中国的特色了,根本不可能形成今年春节这样的庆祝高潮。“我们需要向西方国家学习,但不能西化。”希望崇洋者勿忘我们国家领导人的这句话。
要改革历法,我认为就应该改革公历每年的起月起日。因为它与十二节气的起节日不符合,早了一个月。它每年的一月一日都在夏历和阴历的冬季,这就是宋朝的天文学家沈括所批评的
“岁年错乱,四时失位”(一些人引用此言来批评夏历阴历,不知是有意欺骗不懂文言的中小学生呢,还是他们自己并未弄懂这句话的含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