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理探究

易经与生活

学易百科

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


::
六十四卦从天地盘产生::

霍斐然

  《易传》:“乾坤其易之蕴耶,乾坤成列,而易行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等,只言乾坤或天地,而不及其它六卦者,皆是指演易所用的“天地盘”而言。若说“乾坤毁”是指自然界的天地毁灭,那是不可想象的。这明白地指演易所用的“天地盘”毁灭了,即不能演易。“天地盘”是《周易》“法天则地”模拟天地的法器(形而下才谓之器)。用天地盘八卦以象天,地盘八卦以象地,天盘运转(视运动)一周,即八卦相荡,相摩,而产生六十四卦。所以外卦象天(天盘卦),内卦象地(地盘卦),“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等,都是“法象莫大乎天地”的妙拟。由于乾坤或天地有多重涵义,而“天地盘”之法器阐述被抽象的大道理所掩盖了,故于《彖辞传》开章首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即是阐述“天地盘”问题。在世传的《太乙》、《六壬》、《遁甲》等三式之学,即取此“天地盘”之式而演布,与《周易》“法象莫大乎天地”的“天地盘”立法略相似。

 

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