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野中的全国高考日
蒋应河
我国把每年的七月七、八、九定为高考日,这是有多重寓意的。在这里,我们仅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来谈谈这个问题。
在传统文化中,把天地分为十二个方位,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午、卯、酉,分别代表正北,正南,正东,正西;丑、寅分别代表东北偏北、偏东;辰、巳分别代表东南偏东、偏南;未、申分别代表西南偏南、偏西;戌、亥分别代表西北偏西、偏北。若和天上的二十八宿对应,则辰为角、亢二宿,卯为氐、房、心三宿,寅为尾、箕二宿;丑为斗、牛二宿,子为女、虚、危三宿,亥为室、壁二宿;戌为奎、娄二宿,酉为胃、昴、毕三宿,申为觜、参二宿;未为井、鬼二宿,午为柳、星、张三宿,巳为翼、轸二宿。
大家知道,北斗斗柄随季节的变化,春天指向东,即二十八宿的角、亢、氐、房、心、尾、箕;夏天指向南,即井、鬼、柳、星、张、翼、轸;秋天指向西,即奎、娄、胃、昴、毕、觜、参;冬天指向北,即斗、牛、女、虚、危、室、壁。
从二十四节气和阳历看,寅为立春、雨水,正月;卯为惊蛰、春分,二月;辰为清明、谷雨,三月;巳为立夏、小满,四月;午为芒种、夏至,五月;未为小暑、大暑,六月;申为立秋、处暑,七月;酉为白露、秋分,八月;戍为寒露、霜降,九月;亥为立冬、小雪,十月;子为大雪、冬至,十一月;丑为小寒、大寒,十二月。
每年的小暑为公历七月七日(六日和八日为小暑的年份很少)这时斗柄正好指向未(方位上未为西南偏南,时间上是未月,阴历的六月)未为鬼宿和井宿,也就是说,这时候,斗柄正好进入鬼宿。北斗进入鬼宿,按照汉字的构造,斗加鬼,就是斗入鬼,正好是个“魁”字。魁即中魁。七月七、八、九定为高考日便有中魁之意,即考试可以获得好成绩。
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把周天分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太阳每日行一度有余。鬼宿恰好占二度,所以把高考确定为三天,正好是北斗斗柄指在鬼宿之中之时,之前之后,北斗便不再指向鬼宿了。
北斗七星的斗柄,这时正好指向南方的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而这七宿又形成一个朱雀的形状,鬼宿四星恰是朱雀的头眼(即北斗指向朱雀的头眼),在易学中,朱雀也正好是考试的意思。
其实,古人认为奎星,即奎宿(奎宿共十六星,包括仙女座的九颗星和双鱼座的七颗星)是掌管文运之神(《孝经·援神契》说“奎主文章”,注说“奎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魁和奎是谐音,因此,望文生义,因声起意,奎星便变成了魁星。
旧时,全国各地遍布魁星楼,魁星阁。魁星掌管文人们的功名文章,所以和文昌帝君一样,备受读书人的崇拜。魁为鬼抢斗,鬼的右脚抬起,如踢北斗,则魁星楼、阁中的魁星又被形象化为一赤发蓝面的大头鬼,左脚独立于鳌头之上,右脚向后翘起,如大弯钩,左手捧斗(斗为一种口大底小的容器),右手执笔,意思是用笔点中考试人的名字,这就是所谓的“魁星抱斗,独占鳌头”。
在道教中,阴历的七月初七又是大成魁星的圣诞,所以把公历的七月七日开始的几天定为高考日,也可以说是能沾沾魁星爷的光吧。
综上所述,把每年的七月七、八、九三日确定为全国高考日,若从传统文化的视野看,是很值得人玩味的。因为这其中蕴涵着深厚的哲学(天人感应)、
天文学、气候学、道学、易学、语言文字学、民俗信仰等等传统文化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