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wen.gif (8777 bytes)


太和论


据足以引起具有理性的人类任何一员注意的大量现象表明,我们生存并感知的 世界是有其内在规律的,本文试用已有的哲学、科学、艺术规律来揭示一些规律, 以利于我们更好的知道和选择怎样与我们生存并感知的世界更好的交往、共生。( 此文产生是循西方哲学、现代方法论、马义的内核--易经--东方哲学、气功、 三进制的发现--哲学、易理、时空本质、维数、高等代数、现代物理、数学、美 学、人类学......--黑格尔哲学、新唯识论、现象学--新时空观、新意识物质 论、新气功解释学--一个新的自洽性良好的体系。

本文试从万物都有的运动属性来展开,尽管有相对静止,然而运动是绝对的, 任一物都可找到参照系使其运动起来,因此运动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发生的。运动即 是能量的转移,而运动即产生各种关于事物的描述,即信息(&127;各种物理化学属性也是 运动之结果),以后将看到,相对静止带来的是能量的迁移等效为零。运动有各种形 式,我们认为这个世界相对于其较高层次(即产生其的能量级别)&127;应是瞬时生灭的, 佛家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认为一切精神和物质的现象都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梵 文为“samskara”,中译名为“行”,“行”有迁流和相变的意义,他们认为一切 精神和物质的现象时刻在变迁着、流行着,但也有相状的显现,&127;这种相状象电光一 闪一闪,心和物的现象不是常住的,而是短暂即逝的,过去对现在无实相.佛家因此 说世界无常,则意味人生痛苦,人要超脱世界,不为外物及心的无常所扰,才能摆 脱痛苦。对于外物,人们往往从经验中知道,事物从产生出来总会要坏灭的,不可 能永恒存在。但对于事物刹那间生灭则认为不可思议,经验告诉我们,一些事物都 是存在一段时间之后才消亡的,如钢铁,要很长时间才能被腐蚀掉,声音传播一段 时间后才消失。但实际上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变化是连续的,每一刹那都经 历变化,每一刹那旧事物坏灭,新事物生成,也因此才能说变化是连续的。有些事 物之所以存在很长时间是因为新生出来的事物与前一事物很相似,人们就说事物没 有变化。如果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新生出来的和原来的事物差异较大,则人们说 原来的事物消灭了。刹那生灭这是事物的一种本质,人们经常需要将表面的东西拂 去,才能不为假象迷惑,认清其本质。刹那生灭是至极迅速的,后面我们将论证其 为光速,因此我们不可能觉察,但通过一些包括气功的方法我们可以证明这一点。 下面我们对数进行研究,从数的角度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

别有洞天的3进制

--─看这个新思维

数学是源于人类实践的,应该符合客观实践的,因此每个数特别是自然数在这 个世界都占有一定位置,如自然数都由基本的1垒加起来,其积累到一定地步和宇 宙的质量互变规律一样即发生质变,如形成素数,质数等,产生出独特的性质,发 生了质的改变。其它如实数(带小数),复数(带-1的开方,在电子学上得到大 量运用)等都是人们抽象出来的一种更简洁表达事物更复杂运动规律的数学形式, 其根基还在于自然数的1、2、3...... 就计量数目这一最基本的数学应用,可 分为2进制,3进制,4进制... 8进制...10进制...16进制......100进 制等等,下面是对种种进制进行的一些数学引申。

尽管2进制计数方法在计算机科学中,10进制计数法在日常生活中及普遍的 数学计算中,24和12进制在时间的计量中得以普遍使用,而三进制却很少被应 用及提起,然而我们如果进一步分析,却将发现三进制原来可以给我们另一道风景 线的启示。

各种进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用于计量反映事物某一方面属性的种类。如人的 手指有10个,10进制就被广泛应用起来,且用于数学计算,手指是人类算术运 算的经验基础;中国古代多用16进制,如称东西的衡器;古巴比伦地区多用60 进制。哲学上讲事物有对立统一的两个范畴,就可用a、b,正反,先进落后,阴、 阳,也可用十进制中的0、1代替,即为二进制。各种进制是可以相互转换的,&127;如 十进制中的0、1、2到9可用二进制表示,对于大于1的数即用增加位数的方式 来解决,如十进制的2表示为二进制的10,3表示为11、&127;5可表示为101, 其它各种进制也都如以上2、10进制一样可以相互转换,如二进制和三进制的转 换,三进制可用十进制中的0、1、2三态表示,则三进制的1表示为二进制为1, 3进制的2表示为二进制为10,3进制的10表示为二进制为11,3进制的1 1表示为二进制为100等等。

从上面我们看出,二进制表示大于2个状态时,就要通过进位来解决,即一种 进制表示大于它的进制数的状态时,因为提供不了那么多表示的元素,只能靠增加 位数来解决。增加位数使表征一个量的方法复杂,而增加数制意味着提供表征不同 状态的元素的增加,也增加复杂性。那么怎样协调它们呢?我们不妨进行以下的数 学推演。

有一个10进制数,可设为10?蒻?担推湔糠堇刺致郏?amp;127;如果我们对位数要 求的概念是自然数的话,那么mod(m)+1(对m取整后加1,即当0<=m<1时,上式为1,当 1<="m<2时上式为2)即为10进制表示此数整数部份时需要的位数。同样由m(m&127;可" 以是小数)可以看出此数(可以是带小数的)的大小,它们是呈一种正相关的关系, 那么m*10即可体现10进制表示一个数的效率。同样的道理,设用k进制表示此 数为K樕n樀位(n可为小数),那么n*k 可用来表示此数制占用资源的情况。&127;这个思路 也被用于说明在计算机中2进制比十进制的效率更高。(《计算机组成原理》,东 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则 k?蒼??10?蒻??

两边取对数 nlgk=m

有 n=m/lgk

n*k可表现占用资源情况

那么 n*k=mk/lgk

下表列出10进制内的各种进制的n*k情况

         k │ n*k 
       ──┼───────
        1 │ 0.000
        2 │ 6.644m
        3 │ 6.288m
        4 │ 6.644m
        5 │ 7.153m
        6 │ 7.711m
        7 │ 8.283m
        8 │ 8.858m
        9 │ 9.432m
      10 │ 10     m
    (对于10以上进制的情况同样可以选一个更大的基数进行讨论)

由上表,随着进制数的增加,表达同一量时,占用资源情况总体呈上升趋势, 但二进制比三进制占用的资源大,且二进制与四进制占用资源情况相同,三进制占 用的资源最小,是否可以认为是三进制最能体现事物一个层次方面上的性质,二进 制则表达元素不够充分需要增加位数,4进制和5-10进制则要浪费了数制的不 同元素,而其缩减位数的效率未见特别提高。三进制效率最高还有一些什么哲学数 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含义吗?又是怎么回事呢?

3进制的效率最高,而2进制与4进制效率相同,三进制处出现了一个凹陷, 这反映了什么呢?既然3进制最省为何很少用呢?为何跳过它,而扩展人大脑的计 算机的电路设计及信息表示,要用2进制,而不用3进制、10进制。工程技术上 的解释是由于二进制的电路表示简单,加上二进制的运算规则简单,且其效率也明 显地优于10进制,所以被采用。

是4进制可归化到2进制吗?5及以上的进制必须以2和3进行复合吗?

对进制问题进行哲学上的探索

每种进制都是一种表示外界客观事物数量属性的方式,在高一层次看,各种数 制构成的计数法对这个世界进行丈量,从本质上讲,它们是一回事,但由于事物生 长存在于此世界,又具有各种规律制约它们。而数制又是要借用外界的规律,如质 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矛盾普遍联系。物质性人认知规律,都产生出它们 表现形式也只有这样,才能发生被人接收、认同,也是产生出来的基础。人之所以 能认识门辨别不停流转的万紫千红的纷繁世界,只是因为这个世界是由许多相似的 部件构成,人只是掌握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能在加入少许新的信总量的基础上与世 界相互勾通认识它们。西方的信息美学、格式塔学派也是基于世界是人提炼后的世 界。如关于人类科学文明可归入哲学、科学、艺术三大类。哲学是探索万物发展规 律的总结则约,科学是强调具体实在不重受规律的,艺术是对人情感的规律的总结 并动用于给人以情感的规律的总结并动用并给人以情感的美的愉悦。

世界存在大量同构现象。如在数学上同旨两个集合如是可逆自反的则同构,&127;&127;现 实中比如动物的胎生即具同构性,包括人在内,是由原性字全受精卵在母体身内发 育,最后脱离母体。数制也必然同构于自然界的一些事物,又由哲学辩证法的大三 规律之一质量互变,则数制必是相象出来能表现,事物具量的性质,量的积累到一 定地步发生质变,如十进制的数素质数合数等,而且进制产生的进位也不是看作是 否定之否定的普遍规律的体现,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因为事物的发展周期不够 无限长就连宇宙也会死亡,再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积累的十进制也是一各 种种因素,力量发生对比差异,就发生转变进入下一个轮回中,只不过立足点,外 的层次变化了。如用二十四进制表示一天的小时数如1号的二十四小时,过后是2 号的1-24小时,二号过后是三号的1-24小时。24即可作为每天时刻小时的。其它60、 12进制是一样的。当然用某进制表示事物数量时,用不同进制描述刻划的规律的层 次也不尽相同。如二进制刻划事物中都存在的对立双方的转化结果,它忽略中间转 化的过程,只注重产生的正反对立的结果,它可以只有存、无两种状态,一事物或 者有或者无,由某一层次的有无来概括此层次的事物也可是用偏强、偏弱,偏高、 偏低,偏南、偏北状态来表达,并随事物多个层次的结构发生嵌套表达一事物多层 次、多方位的数量、结构、形成信息等,也体现了一事物的质量互变,对立转化, 矛盾统一的性质。中国古代的阳阳,表示世界万物即是二进制的。如“太极生二仪, 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错而生六十四卦象。八卦,六十四卦都是正反有无 双方在对事物两个层次、三个层次、六十四个层次的划分基础上给出对事物的描述, 同一个事物的某个方面或层面,可用几个层次去描述。《易经》最多是用64卦&127;384 爻即384个层次来描述的。如在64卦层次上描述事物从开始的乾经泰,否,&127;到最后 的来济,即描述了一个事物发展过程处于种种不能的状态。(某一时刻的),再配 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由日用运行的规律来)十天干的指,....十二地支是十 二月:正月建寅,二月建卯......这样就为整个宇宙自然的运行建立了一套运行时 刻表,某个时辰事物处于八卦中指的那一个卦爻。则事物就应是那个卦爻所指的性 质,当然完全依爻辞来断事是机械的,(如一个人不能在某种原因,&127;&127;产生由善根, 因果等联系的原因中,那么他在此刻有财运也是不可能实现,也不能这有个财, 支妇人将它的财运擦去,这在更高层实际上也是不难看出的,毕竟384种爻辞,&127;还 是太少了,至于京房的纳甲法提供的世应变化就更多了,断事更多,大六壬、奇门 遁甲的变化数更多,实际上不难看出是提供了更多层次的嵌套,如奇门遁甲即是将 九星和八门又加入其中,其提供的变化策略更多,更能应对事物的各种变化,因而 对一事物的体查准确度提高,能确定某时刻更深层次的事件。)

当然由于人主观随意性及现代一些信息的干扰,出现了更多的事物情况,如现 代出现效能工具如汽车、飞机、收音机,它们是多人智慧的凝聚,是多人意志的积 累,其各种固有属性受到较多限制即干扰。查丹诺玛斯预西方国家发生的及都很准, 但对中国和印度却不准,因这后一回许多气功慑练功干扰了本的当时预言,也文抒 言的一些事的发展进程产生干扰。

但总体规律是肯定的,大的方向,事件是不能轻易的改的。一个人要改自己不 友好的运气只有通过练功,才能使自己的活动规律适于自然大道并积善缘,才能化 解,逸免一些灾难,中国儒家倡导的中属,适时进取,君子自强不息,但是要仁义 是认清宇宙大道的。对于这种中道,中国古代也有一些概括:如月盈则亏,气盛则 散。

西方则在实证即初中基础上建了庞大自然的理性体系(《全息论车易》)爱因 斯坦言()西方人观念原子型。

东方人的整体把握观实际上也是一种分解的,因而将万物归为对立的两方面, 的基础,在一个层次的上各种理实际上即和文的差别。对立方。

三进制是可以体现万物某一层面(也不是一个层面包括的多个层次)的变化规 律和牲三进是经过两次否定发生号层次的转变是符合哲学关于万物普遍的规律的。 三进制我们不用0、1、2表示也不用正、反、&127;合表示其三种状态(也表示事物发展 中三个状态如二进制的0、1、正、反),正如事物的初期存在状态反为层一次速写 的(如1表示二进制要归人上一导次描述了)合则为速写后的状态。&127;然后再递进到 下一层次,再进行正、反、合的状态,二进制又返回到正、反后,而三进制的“反” 后是“合”。正如时钟周期24后的另一天的0时,而分钟的60后是另一个小时的0分, 是不同范畴的,虽然同表时间,但差异却是明显的。又三进制的数学推演也证明了 这些。

但古人为人关于何舍三取二呢?因由二建其体系更能体现人的灵性,这样一套 符号税还需靠人去不断根据各种联系去挖掘出更深更符规律,更具体的结果,四进 制,五进制等则将事物发展了4个层次,五个层次,不能表达事物的根本发展规律, 即与规律失谐,帮而效率低下也。

 (还可引申之)
      2进制(4、6、8、10......)             3进制(5、7、9、11)
       000000    0                            000         13
       001001    1                            001         15
       010010    2                            002         17
       011011    3                            010         19
       100020    4                            011         21
       101021    5                            012         
       110022    6                            020         23
       11100     7                            021         25

10进与3不同5与3联系起来讲。5 25进制 5行即3进制的2层半变化。5进制时间。

10/2=5 5/2=2.5正好是2、7所在位置即符3进制规律。

事物螺旋发展的方式:

1.都通过中点,中点与正、反、合任一都又看作是

2.以为基础; 30905

3.321能被3除的提示,各个层次发展积元。

由此想到中国古人画的太极图,据传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即是受中国太极八卦 的启发,太极图还变成了韩国国旗上的图案。黑白环抱的两个阴阳鱼又加上相对的 与自己周围的阴阳鱼颜色相反的鱼眼构成了最流行也是我们最常见到的一种太极图。 有人解释为在一个大圆象征的宇宙中,存在着两个对立物,这两个相互对立物之中 同时也孕含了自已的对立面,鱼眼象征事物发展的物极必反,因此体现了唯物辩证 法的思想,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深刻的哲学道理。也有人认为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论证它不过是一种人们对自然界中相互对立事物的朴素的认识罢了。不管它是源于 〖易经〗还是获于其它途径,现代人总是以自己的各种观念去解释它,以试图从中 发现一些可以启发思路的东西,如从人气功态脑电图,月亮的运持规律。那么我们 以上发现的3进制可以效率最高的表示一个事物能对解释这个中外关注的话题有所 帮助吗? 让我们试试看。

由上面分析,2进制必须通过进位即付出进位的代价,才能反映出三进制不用 进位即能反映的事物(这即是效率之差的结果),即在一个层面上三进制可以表现 的东西二进制却要靠增加说明的层次来解决,如同我们说一个人是“老人”、“中 年人”、“小孩”(可视为3进制),而对于只掌握“老年人”和“小孩”(可视 为二进制)这两个词的人表达“中年人”只好用“既是老人又是小孩”(当然也可 有表述为“既不是老人又不是小孩”)(可视为进位)。对于拥有介乎中年和小孩 中间的“年轻人”词的人(可视为4进制),以及拥有介乎老人和中年人中间的“ 将老人”词的人(可视为5进制),既使表达如“年轻人”、“将老人”的效率仍 旧不如用三进制进位嵌套表示效率高,即用“既是老人也是中年人”表示“将老人” ,“既是中年人又是小孩”表示“年轻人”。通过以上较形象具体的例子,我们可 以直观的了解这种进制效率的问题了。那么太极图的两极(即是两进制,非此即彼) 不能充分体现一个层面上的事物状态,而应该用到3态,那么另一态是什么,怎么 表示呢?或者太极图已经反映出来第三态了? &127;这里有许多学者根据实证的分析论 证提出阴阳鱼之间不应是黑白截然分开,而应有一个过渡区,体现更为普遍的第三 态,可表示为黑白渗透的灰色。实际上一个事物某方面固然可以分为对立的两个方 面,但也大量存在介乎对立面之间的中间状态,如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分为好的,坏 的,也有不好不坏,也可说是既好也坏的,位置有上有下,但也有不上不下,处于 中间的,这是否即是第三态呢?应该是哲学意义上的可以并列于对立两范畴的第三 态。

如果我们仍坚持那个截然分明的(因而是正统)界限,还是表示为原来的图式, 那么是否古人没错,而是隐含了一些让我们需要经过思考才能得到的东西。那么还 是表示为原来的图式,则太极图应是嵌套!!!即其内部还应有一个太极图,&127;而且是 单就表述事物的一个层面就可以这样讲的,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准确表达一事物,而 且体现了太极图的更深层次的构成。我们认识到了这个层次,如再细分下去,应有 无数个太极图的嵌套,则其体现了一种运动的趋势和无穷性;又万物都在作周期性 螺旋许式的旋转运动,又可知太极图也是旋转运动的。黑白两方代表的对立两方面 运动,应该是不平衡的。即有快慢之分,强弱之分,进而一方被一方面吃掉,消化, 因而又会有大小之分了。将以上运动情况表达在静态的太极图上,三种状态反映在 图上,因是对立双方是黑白,则中间的掺杂状态是灰的,而且一定是在交界接壤地 带。

各种进制可相互转换也可推出太极图是旋动的,因为旋动才使2种状态能融合, 才能产生3种、4种,以至10种、20种成千上万无数种的状态。是否任何事物 都可以表达为这一“旋转”的图,我们每个人也可看作这样一个图,各种对立面相 互渗透,同时受外界各种规律影响,我们的言行、思想方法,运行轨迹,则可画为 一个个旋转的太极图,又统一在一个大的旋转的太极图中,许多人的图又统一在宇 宙的更大的图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互斗争......设想这样一个 图是地球所处宇宙的一个切面,则地球在绕太阳系公转和绕自己的轴自转的过程中, 还受到许多其它因素的作用,如太阳、九大行星、月亮自身潮汐的作用力,银河系、 河外星系的各种作用,而且其中各态的作用在另一层次上即体现为事态,因此是又 体现了无限可分无限发展无限远近的更深刻的思想。

太极图两鱼眼即弥补体现了这种思想?还是事物只是两个对立方,且是可以穷 究的?既使其接合体(物理或化学变性的),也是可以分开成两个对立方,还是3 个元素作最基本元素构成的。 真善美,知情意?

又老子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 为和”,《道教十三经》解为由道产生于原始的统一体,统一体分裂产生阴阳二气, 阴阳二气产生相互交合的形态,这个形态变化便产生万物。事物都是背负阴而向阳 的,阴阳二气涌摇激荡而生成新生的和气。---此也第三态。道生一,&127;一生二等 是否存在一个按时间顺序的“生万物”,实际上《道德经》讲的“道”是为天地万 物的本源,道是最高实体,万物本源,万物都可由“道”派生出来,就象黑格尔的 绝对精神。先有鸡,先有蛋?实际上道是抽象的,依佛教即是轮回了。由现代的超 循环理论,上面的相“生”关系并不一定是“一”在“二”前,“万物”在“道” 之后,而是共存、无始无终、生生息息的。又老子上面的话最后是“万物负阴而抱 阳,冲气以为和”,表明这三个方面及生成的万物都有阴阳二面性,同时又产生“ 和气”,也是同时和阴阳共存的,构成并列于阴阳的第三态,此即我们寻找的第三 态。我们认为以上的话还可以这样解释,“道”指物质混沌未开的状态,生出一个 的对立统一的整体,由这个整体可分出两个对立面,“二生三”解释是为由阴阳构 成的事物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构成,而且这个“三”对形成道、一、二都是起作用 的,古人的语言表述是简练的。如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运动状态可由速度、 时间、距离决定,哲学研究的知、情、意,政治上三权鼎立,天、地、人三才,动、 植、无机物,三点一线,三角稳定,系统调偏最佳要求是每次都过零而形成的三态, 物质具有的能量、信息、物质三性,控制系统必备的输入、输出、反馈、两个物体 运动产生各种效应。在实际中很多事物的描述都超过了三维,为什么呢? &127;因为适 当的冗余是事物描述的必然方式,如对一本没有一点我们已知知识的书,我们不可 能读懂它的内容。根据现代的系统论,一个系统稳定性取决于特征方程根的数目与 符号,根愈多,阶次愈高,影响稳定的因素越多,符号越负,则系统愈稳定。信息 越多越稳定等都说明了这一点。三种状态才是生成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只有这 样,才能说成是够得上既无冗余(除了一些人认知所需的最根本的基础的冗余,如 时空观)又是最小单位充分表征事物。八卦中的“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 生八卦”才可以说是二进制的推理,实际上古人已作有《太玄》。

维数是一种表征的参数,有几维即可以从几个方面描述,每一维中间的参数, 可表示为各种进制的具体状态,如时间维为进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空间的水 平维可表为左.中.右三种状态。当然也可表为左.介乎左和中之间,中,介乎中 和右之间.右五种状态,这即是二进制的表示法。

哲学上的一元论和这点并不矛盾,任一事物的某一属性总可按一定的标准分为 对立的两种,而介乎两种中间的状态也是一种重要属性。将这种属性列与上两者同 等地位,实际上是减少了思维层次,同时更明确反映了事物一个层面上的客观规律, 根据现代系统论,构成事物各元素之间存在各种相互作用,则每个元素具有的三种 状态也就全体现在这种相互作用中,由于我们客观简明的把握了它们,就能在分析 元素之间关系.解剖事物.寻找系统规律时把握住本质,高效的开展工作。

下面我们谈谈时空问题,可能会引出许多有益的东西,因为时空问题是人们认 识世界的最基本问题,还牵扯到一系列认识论范畴(如因果)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 述问题,以及人的感知和时空的关系等复杂问题。公元前4世纪的《尸子》中尸佼 讲:“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