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我为苍茫人生感到苦闷、忧郁的时候,“网络”这一信息时代的空中使者为我送来了福音,无所归依的灵魂终于有了聊以寄托的精神家园。
还是在几年前我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我第一次对“互联网”这个词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我的博士论文题目是《论新闻传播的全球文化策略》,内容涉及传播科技与人类文化交流,所以我开始搜索有关Internet的资料,并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不已。我敏感地意识到,网络将改变人类社会现有的格局与状态,并催生新的文明诞生。它将打破意识形态的森严壁垒,促进文化的多元化,解放人类固有的思想枷锁,使更符合人类天性的交流方式迅速普及,从而实现真正的“全球化”。互联网载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美好愿望,驶上信息高速公路,通达四面八方。
鉴于上述理性认识,我一直盼望着能亲自上网漫游。直到1999年5月我购买了一台家用电脑以后,我才梦想成真。有时,我同妻子、女儿一起上网,共同享受一家人网上旅行的乐趣;有时,我独自在深夜堕入网中,随心所欲地浏览,几乎忘记了时间的存在。我查询新闻,阅读文章,发布言论,讨论问题,加入聊天,亦雅亦俗。这种新鲜刺激的精神流浪让我开心极了。我原本就厌恶沉闷、单调的日常生活,喜欢惊险、刺激、浪漫的体验,而时空和环境的局限每每压抑了我的性灵。上网,带给我丛林探险的感觉,我需要的就是这样没有结局的过程,没有“目的地”的野性扩张。
然而,网路堵塞是一大遗憾,即使是“奔腾Ⅲ”处理器,也还不太快捷。我是个急性子,等得不耐烦时我就只好放弃访问某一网站,而随便进入另一网页了。有的网站根本就打不开,使我怀疑互联网的自由程度。此外,聊天室比较混乱,话题无意义的居多,聊来聊去,毫无益处。若有主持人进行话题引导,那就好多了。
有人说,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像鸦片一样容易使人上瘾。我倒是宁愿当一当这样的“瘾君子”,这总不会危害社会吧?当我们在现实中得不到快乐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虚拟世界中寻求慰藉呢?与其沉沦于尘世,不如忘情于网中!
作者真实姓名:赵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