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破性地首先在世界上发现只有唯一的数字变化规律表能和伟大的科技丰碑,化学经曲理论工具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密切溶合地一一相对应,并研制成数字化学元素变化规律表,纠正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存在的一些错误及不足之处,开拓与奠定用数字研究化学物质元素的基础。这人表不但保留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原有的一切特征,而且还远远超过周期表所具有的一切功能与作用,不但具有无限延伸增长的周期、增长变化规律,及周期增长中各种不同新增长族系及其他们的存留规律,它们中元素增长变化规律,而且还能表现中子分布与作用的变化规律、反物质分布规律、核无素及变化规律、原子产生形成变化规律、原子空间方位与排列,原子内能变化规律。表中规律变化形成的数字结构能完整地、多种形式地显现出对应化学元素的一切性质特征及结构特点等。并能表示出焰色反映、光谱及各种元素性质变化的原因与根源。
此外还具有对已知元素、未知元素特种性能的巨大潜在预测能力与推导能力。 索绍明 地址:贵州省独山县中南街105号
邮编:558200” 上述用楷体打成的文字是笔者5月11日在中关村蓝旗营清华大学西南门对面马路边上看到的,它用毛笔写在一张红色标语纸上,纸已残破,挂在路边草圃的铁栏杆上。它的作者蓬头垢面的坐在纸旁,身后坐着他的妻子,一个八、九岁的儿子坐在纸的另一边,就像人们通常所见要饭的和一纸告白。来往人流如梭,没几人瞟上一眼。笔者在候365路公共汽车时,看到此景象,心想:举家出来要饭,是遭的何灾难?便走过去看个仔细。看到上述文字时,不由猛地一震:这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再看地上还放着一撂印有文字的新闻纸,对开大小,上有赫然醒目的特号大黑体字标题:《化学元素周期表存在严重差错》(全文附后)笔者虽不谙化学,但看了这些文字,意识到它的价值非同小可,便与这位蓬头垢面、右眼似乎已瞎,左眼还有点光浑浊可视的索绍明先生交谈起来。得知这位50多岁的索先生曾毕业于贵州师范学院化学系,做过中学化学老师。后因眼睛几近失明而终止教学生涯,现在所展示的是他集20多年的努力在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他称为“自然聚集因变”理论。在这一理论中摈弃了物质具有“意愿性”和“认定选择性”等观点。
整个理论可用他上述所说的数字结构来表达。他这种数字结构表为“和数规律表”,这种表不仅能容纳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而且对物质世界的视野范围大大超越了门氏周期表。这就是说,门氏周期表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他的索氏表皆能发挥;门氏表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他的表皆能解决;还有门氏表的错误,也可以通过他的表检验出来。他说,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金银属同族,为什么金呈黄色,银不能呈黄色?这是门氏表无法解决的,但他的表与理论轻易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又举了几个例子,可惜笔者无法一一复述。他说他的表共有四个,另有12万字的论文,要将论文与表结合起来才能看懂这个化学理论系统究竟是怎么回事。他曾将这一科研成果上报贵州省科委成果处,但成果处要他交5000元受理费。他交不出此笔受理费,想想只有上北京去。国家号召尊重科学,尊重人才,提倡“科教兴国”。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科研单位云集,而且,国家政府就在北京,只有上北京才是一条出路。也许是为了引起别人对他在艰苦环境中搞科研的同情或者还有别的原因,他携妻带子,举家来到北京。
到北京后,他首先找国家一权威化学研究机构报告他的研究成果。出他意料之外的是该机构也要他交5000元受理费,与他在贵州碰到的情形一样。接着他又去磕北京几所著名高校的几位著名化学教授的门,但都因机缘不凑巧而未果。于是他只好流落街头,一边以一张一元的价来卖那用新闻纸印的《差错》一文为生,一边等待慧眼识珠的意外机遇。我首次看到他的那天,是他来京后流落街头的第七天。见此情景,笔者真想帮这位索先生一把,便用一元钱买了一张那印在新闻纸上的《差错》一文。晚上笔者给一位很有活动能力的化学教授打电话,这位教授现在主要做科研组织工作,是一位说话能引起上头重视的人物。他听笔者在电话中简扼介绍了索先生的文章内容和在贵州、北京申报科研成果的经过与目前的处境后,说化学元素周期表一百多年来经过了无数科学家的检验,包括居里夫人在内,均证明了它的正确性和规律性,这位对周期表指错者或许是个骗子,叫笔者不要介入此事。笔者欲帮索先生一把的最大希望就这样落空了。第二天,笔者找到索先生,将这件不好的消息告诉他,并劝他最好先回
贵,他推出科研成果的事笔者愿意在北京帮他联系,一有消息便通知他 。这时一位胸挂东南大学校徽的50开外的先生路过,仔细看了索先生
的文字后,说自己是化学教授,不知索先生的理论是建立在什么实验手 段上的,说难道索的实验方法比现在有的电子对撞机还先进吗?他与索
争论了一阵,从争论结果看,双方谁也没说服谁。不过,这位教授最后说,索先生的研究可能有一定的先进之处,但要引起化学界注意应该先
发表论文,靠这种街头推广是没有用的,别人只能以为他是个疯子。
说完之后亦劝他先回贵州,待写出强有力的论文发表后,自能引起学界关 注。 笔者认为,门氏化学元素周期表作为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既定系统有它的
正确性和有效性。但正确性和有效性并不等于完备性。索氏既然敢对化 学元素周期表提出挑战,肯定有正确性、有效性都不亚于前者甚至比前
者更完备的先进发明,只是在科学史上任何一个新理论问世并不是马上 就能得到人们认可的,几乎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或不能突破传统观
念的痛苦煎熬,这是由于人们习惯于既成事物,对新事物抱不信任态度 (即使是新事物的创造者自己也不敢突破)所致。如哥白尼的日心说在
他死后才公布,欧几里德的几何学统治人类的空间观念两千多年,被认 为是物理世界的唯一空间理论,高斯在世时因此不敢公开自己的新几何
学理论。在这方面爱因斯坦也许幸运得多,写出的《论动体电动力学》 (即狭义相对论)马上发表了。但当时真正能看懂的据说只12个半人
。
又如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完全抛开量子力学前辈的 理论,独自搞一套量子力学的新理论,结果连被称为原子弹之父的奥本
海默也弄不懂,一开始就将其打入了死牢。后来在戴森一遍又一遍不厌 其烦地解说下,又才引起人们的注意。之后,其价值轰然爆发。费曼也
就是以这个理论获得了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 今天索氏的理论,我想遇到的可能是同一种情况。一则他一开始指出周
期表的错误,恐怕难以让人接受;二则他的自我推销方法怪得有些离谱 也确实容易引起别人认为是骗子、疯子的误会。不过,面对申报成果要
交受理费,发表论文同样要交审稿费、版面费,而且数额不菲的现实, 作为一个穷山区的穷知识分子,在无法突破这种钱!钱!钱的重重难关
的情况下,不采取这种方式又能采取什么更好的方式呢?笔者为此感到 惑然。
李源 1999年5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