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wen.gif (8777 bytes)



杂谈中医和风水

张水藩



   中医和风水这一对与中国老百姓 “ 生死与共 ” 相伴几千年的兄弟,虽历经坎坷,却挥之不去,只要有中国人存在的地方就有他们的影子,而且这个影子正在扩展,正在向外国人扩展,正在为世界所承认和接受。中国有一句老话叫 “ 医卜同源 ” ,说的就是中医和风水在源流上都和占卜,甚至和巫术联系密切,都以 中国古代哲学为基本理论,共同承担着中国人抗击 “ 天命 ” 的重担,共同实践着 “ 慎终追远 ” 的观念,而且在近代都遭到现代科学的拷问。 说他们是兄弟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相似点,堪称是一对难兄难弟。

难为兄难为弟

  中国人总是把中医和风水放在一起对待的,比如俗语说 “ 庸医之误,害人一身,庸师之误,覆人全家。 ” 调侃的时候也把他们放在一起进行,像 “ 山川若能语,地师色如土。脏腑若能语,医士食无所。 ” 这些俗语说明中国人对中医和风水是等同视之的,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国人是很当真地看待他们,是悠关 “ 身家 ” 的大事。人们同时也通过这些俗语表达了对医生和地师的警示。

  中医和风水应该是在 “ 人之初 ” 就出现,有人就会病,有病就要有医;有人就要居住,不管住在树上还是在洞穴里,避风向阳都有个选择的问题,这就有了阳宅风水。阴宅风水应该是在进入私有制以后,家庭建立,家族发展以后的事,因为到这个时代家庭关系才确定,也才可能建立荫庇关系,阴宅风水才有市场。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风水选址活动的,应该是殷墟 甲骨文中 “ 子卜,宾贞,我作(去人字旁)邑? ---(《乙》五八三),至于《诗经》记载的公刘寻址时,已经相当系统化,甚至还有 “ 相其阴阳 ” ,当然这个阴阳不一定是现在的阴阳。到古公但父时,还要 “ 爰契我龟。曰 ‘ 止 ' 曰 ‘ 时 ' ,筑室于兹 ” 。《周礼》里的 “ 冢人 ” 是 “ 掌公墓之地 ” 的,而 “ 小宗伯 ” 则负责 “ 卜葬 ” 的。《后汉书·郭镇传》里记载 “ 顺帝时,廷尉河南吴雄 ......少时,家贫丧母,营人所不封土者,择葬其中,丧事趋办,不问时日。医巫皆言当族灭,而雄不顾。 ”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阴宅风水已非常盛行,挖好后又放弃不用的墓穴就不少,所以吴雄可以 “ 择葬其中 ” ;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医、巫术、风水联系非常紧密,你看别人葬亲,中医、巫术都要跑出来评论一番;还可以看出当时 “ 丧事趋办, ” 是要讲究 “ 时日 ” 的, “ 不问时日 ” 是一种破格行为;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 “ 择葬 ” 已和家族的祸福发生关联,严重到要 “ 族灭 ” 的。早期人类无所不在的巫术催生了中医和风水,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逐步走向独自另立门户。解放后,祝由科从中医中分出,现在中医和巫医分离得比较彻底,在中医里已不太见得到巫的东西了,中医比较儒化 “ 不言怪力乱神 ” 。而风水没有经过清理,巫术成分还比较多地容纳在风水中,所以风水则比较道化,和巫术还有不少联系。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现实生活中巫术实际上还在不断地参与到中医和风水活动中, 像网易 2006年3月报道:在镇江丹徒区宝堰镇古塘村,巫婆说某家屋脊正对邻居的墙角,如果不烧符,家人就要出车祸,就是一例。

  中国的气说、阴阳五行和八卦学说等古代哲学是中医和风水共同的理论基础。他们认为 : “ 通天下一气耳 ” ,这包含宇宙和万物,气之清者升空为天,气之浊者沉而为地。大地和人一样都是充满着气,气之著者则为形,而人之生则是气之聚的缘故。

  中医用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八卦等等理论来组装自己的体系,把人体全身各部分、各器官都纳入了阴阳五行,如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肝属木,并且依照五行的生克关系来阐述身体脏腑各器官的内在联系。把东西南北中等自然环境和春夏秋冬节气等时空观念引进中医理论,把气候因素纳入 “ 五运 ” 、 “ 六气 ” 和纳音五行中,并把人体疾病和它联系起来,作为诊病的要素之一。也把经络都纳入八卦理论中,同时把中药纳入各 “ 经 ” 里,治疗施药时把它和疾病的 “ 经属 ” 联系起来,由此构建起独特的中医中药理论体系,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备。

  风水比中医更为繁杂,是中国最为烦琐的方技,中医有的它都有,中医没有的天文地理它也有,是中国方术的集大成者。从四兽理论、天干地支、甲子、阴阳五行、八卦九星、先天后天、廿八宿、三元六运、奇门遁甲、天星、纳音、九州、八方、建除、节气、贵人神煞等等,无所不有。中国各种术数无不挤进风水这一领域以求一展丰采,造成了流派众多的局面,一个人没有几年的努力根本进不了风水之门,这也是造成风水鱼龙混杂的一个因素。

  中医和风水在从业实践中也很相似,他们都要学习一大套理论,然后还要从师为徒学习相当长一段时间,而且要靠个人的体悟,不同的体悟会产生不同的风格。不管是中医还是风水,他们都认为任何一个个体都是具体的各别的,没有通用的方式。不管是 “ 辨症施治 ” 还是 “ 因材裁成 ” ,都有个人的风格,不同的医师和地师处理同一个 “ 症 ” 和 “ 材 ” 会有不同的处方和办法,这在中医和风水中都是正常和合理的。

  中医和风水在应用效果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中医 “ 药之已病,其验又见,故君子信之;宅之吉凶,其验赊远,故君子疑之。 ”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嵇康)由于这个缘故中医在古代基本上是不受到怀疑的,只有在西方科学传人以后,才遭到留洋的知识分子的置疑,但一般老百姓还是深信不疑的。风水则就没有这么幸运,历代都有它的反对者,遗憾的是这些反对者基本上是 “ 天命 ” 论者,因此也谈不上有什么积极意义。

  它们也都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科举无望的情况下,可走的谋生之路。古代知识分子谋生除了办私塾之外,就是学中医和风水了。当然,古代的知识分子大都是殷实之家,并没有太多谋生之忧,所以许多学中医或风水的人是出于兴趣或事亲的需要,很多人同时兼有三种身份。而单独把风水当事业来从事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的学生和朋友蔡元定,他放弃 “ 厅级 ” 的知府老爷不当,跑去做专职风水先生。

  中医和风水的相似性也表现在混际其间的骗子的相似。江湖郎中会对人说:你这病如果不治,会怎么怎么;风水骗子也会对人说:你这风水如果不做,会怎么怎么。危言耸听,威胁恐吓,骗人钱财,维恐天下不乱,这样的人绝对是骗子。真正入门的中医和风水的从业者,一般都是抱着行善积德的心态从事自己的职业的,因为他们知道 “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由于比较流行,影响比较大,也可能比较多骗子混际其中,所以 古代中国官府 对这一对难兄难弟 还专门设立管理他们的官员,县里管中医的叫 “ 训科 ” ,管风水的叫 “ 训术 ” 。他们一般也是地方上的专业权威,除了管培训之外,也管规范。

挑战宿命

  中国最典型的宿命论观点是 “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 ,而中医和风水则是一对挑战这一观点的难兄难弟。中医对 “ 生死有命 ” 说不,风水除了对 “ 生死有命 ” 发出抗争之外,更对 “ 富贵在天 ” 发出 “ 夺神功,改天命 ” 的檄文。中医师以 “ 救死扶伤 ” 为己任的大有人在,他们普遍有施药义诊的行为;而风水师中以 “ 救贫 ” 解困为自己的职业操守的也不在少数。像江西派风水宗师杨筠松专门帮助穷人脱贫解困 , 被世人尊称为 “ 救贫先生 ” 。《湖广通志》记载的卜梦龙 “ 善地理,人家迁移坟墓,必请之,不受谢。 ” 看,就风水义务工一个。又像《金溪县志》记载的 “ 开溪术士 ”“ 杨院使者 ” ,他明知金溪属凤形,如果开发就会伤人,但他以天下为己任,怀 “ 苟为溪奠万世之基,吾何惜焉 ” 之壮志,带 “ 其徒十人于经始日,分遣往南北,具不获免 ” ,为开辟金溪不惜赴汤蹈火,何其慷慨而壮烈。中医和风水实际上是古代中国人 “ 夺神功,改天命 ” 的工具,而医师和风水师则是 “ 夺神功,改天命 ” 的战士,当然这些勇士在古代是相当受人尊敬的。古代有 一流举子 二流医 三流风水 四流批 五流丹青 六流相 七僧 八道 九琴棋的九流之说, 医师和风水师摆在第二第三位,比画家音乐家地位都要高。

  那么,他们是怎么 “ 夺神功,改天命 ” 的呢?

  原来中国人认为 “ 气 ” 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物质。庄子说: “ 通天下一气耳 ” , “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 朱熹认为 “ 鬼神只是气,屈伸往来者,气也。天地间无非气,人之气与天地之气常相接。无间断,人自不见。 ” “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 (《朱文公文集》卷一),理是道,是抽象规律,气是器,是具体的物质。 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化、收、藏,寒暑的更替,都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气的运行周期有很多种,有 12时辰说、廿四节气说、四季说、8年说、9年说、10年说、12年说、20年说、60年说、64年说、180年说、540年说,中医还有7年、8年说等等。也有人认为气是某种构成生命、产生活力、体现为精神的抽象物,无形而无所不在。既然世界是 “ 气 ” 构成 的, 那么中医和风水就从调理 “ 气 ” 入手,来改变命运。中医调理的是人体的 “ 气 ” ,风水调理的是天地的 “ 气 ” 。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脏腑、诸窍、精、气、血等都是由气聚而成的有形之质,而元气、宗气、卫气等无形之气,则具有推动脏腑的功能活动等作用。认为人的生命是由精、气、血、津液和神构成,气含先天之气 (肾)后天之气(脾),水谷精微和肺吸进的空气合为宗气。气为阳有温熙,推动,固摄作用,气能生血,气能化津,气与血相须为用,濡养着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人生命的动力和源泉。 山东大学教授刘大钧认为中医的 “ 中 ” 并不是指中国,它出自 “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 , 是指对身体 “ 通闭解结,反之於平 ” ,使阴阳协调平衡而致中和,这种看法也许更接近 “ 中 ” 的本质。人体 气有正有邪,正气要固要培要疏要导;邪气要祛要除要散要发。气也会随经络运转,人们可以在针灸活动中,感受到人体中 “ 气 ” 的存在,针灸有反应时就叫得气。

  中医通过 “ 望、闻、问、切 ” 来观察气的,从而进行辨症施治,通过中药、针灸、推拿按摩,通过气功等方式来调动气,运行气,从而使身体阴阳平衡,达到健身延年的目的。

  风水所调理的是天地的 “ 气 ” ,以前有人说气是原子,现在有人说是量子,但我更愿意把它想象为一种场。《 葬书》说: “ 气乘风而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 这是风水的由来。 “ 气 ” 有生气有煞气,他们除了有时空性之外,一般来说在平缓的山脉、和缓的流水、平静的空气中有规则、平稳地运行的气就是生气;而随陡峭的山坡、奔腾的流水、猛烈的飓风中急剧地、不规则地冲击而来的气则为煞气。生气能给一个地方和这地方的人带来活力,从而使人走上幸运;煞气所到之处使人产生错乱而出现衰败,甚至产生灾难。风水的功能就是要回避煞气而趋迎生气。有些植物和动物能感受到气的运行和存在,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福建一些地方处暑前种的黄豆会掉叶子,而节后种就不会落叶。这是因为早种的种子在地里接受处暑之气,而后种的节气已过,没有接受处暑之气的沐浴,就没有自然落叶的能力。公鸡是一种对 “ 气 ” 运行比较敏感的动物,当它感受到气后便会鸣叫,在一个村落里公鸡打鸣的先后顺序总是和该村龙脉行气的步调相一致。自然灾害发生前,如地震、山洪爆发前,煞气总会先行到来,许多动物就能感受到它的来临,而有一些异常表现,这常常见诸报刊的灾害报道。沿海的船民们如果发现老鼠成群地从船上逃走,根据经验他们知道这只船要出事了,这大概是老鼠在船上感受到了煞气已经来临的缘故吧。据说聚气的地方会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比如比较暖和,霜雪堆积不住,特别容易化解等等。不同的气有不同的颜色,墨子谓望气 “ 可知成败吉凶 ” ,史书有许多记载古代高人能观气,他们于夏秋之交,雨霁之后,丑寅之时去观气,从而预先判断地方治乱,且早为之备。

  风水通过阴阳宅的操作来实现对气的运用,阴宅因为法规要求火葬和现实公墓限制已无多大的运作空间(阴宅风水也比较难为现代人所接受),现代风水主要是在阳宅上施展其技能。他们通过地理 “ 裁成 ” ,从对大区域的规划到每座房屋的坐向排列的策划,一直到住户室内的摆设布局的操作,来 “ 趋生避死 ” 和 “ 迎生接旺 ” ,从而 “ 夺神功,改天命 ” 。

  挑战必然遭到回击,由于中医 应用的反应时间快,而风水的反应时间要长得多,因此给人一种不确定的感觉,人们对中医和风水的看法也就有所不同。中医反应周期短,所以相信中医的要比风水多,风水反应周期长,怀疑的人多,因而风水所遭受的攻击远比中医要多而强。但历史上反对风水的基本上是宿命论者,而他们的武器也就是 “ 天命 ” ,从王充、司马光到张居正无不如此。这场争论虽然在中国 “ 君子和而不同 ” 的思维中并存不勃,但宿命论者们无所作为的思想并不值得称道,风水与宿命论相比自有其积极性,毕竟给人以改 “ 天命 ” 的希望。

  嵇康说 “ 不谓吉宅能独成福,但谓君子既有贤才,又卜其居,复顺积德,乃享其吉。 ” 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有点 “ 贤才 ” ,同时也 “ 卜其居 ” ,讲究一点风水,而且要 “ 积德 ” ,才能 “ 享其吉 ” ,嵇康的这个观点也许更能为我们所接受。

接受科学拷问

  传统科学对世界的认识和对社会的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传统科学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现代的一切问题;且传统科学一些旧的观点也因科学的进步而遭到置疑。因此有眼光的科学家都承认传统科学的局限性,如: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说: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这两个方向上我们都还是未知多于已知。著名物理学家郭汉英说,目前物理学对宇宙的了解,包括猜想只有 4%,而完全不知的竟占到了70%。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大卫·格罗斯,在他获奖同年提出的观点: “ 知识最重要的产品是无知。 ” 但也总有一些科学家以这 4%的知识来评判世界,发现解释不了的现象就给一顶 “ 伪科学 ” 的帽子 ,比较有名的是苏联时期的李斯特之流,他们给摩根的遗传基因学说戴过这个帽子,万幸还有人不理他们那一套,才有今天遗传基因科学的辉煌。李斯特在国外有,在中国也有。

  科学传到中国以后,中医和风水就遭到了拷问,本来这是一种文化碰撞,是种学术交锋,无可厚非,当行政介入时就是另一回事了。中医在1912年被汪大燮教育部长赶出学校,1929年2月27日国民政府动议 “ 废止中医 ” ,会上医师公会会长余云岫提出 “ 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 ” 。废止 的理由就是 “ 不科学 ” ,当时还没有发明 “ 伪科学 ” 这帽子。余会长没有搞错,中医不管从那方面看都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当代著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 ,中央保健局高级顾问 陆广莘 2006年3月在凤凰卫视上底气十足地说: “ 中医不是科学。 ” 但这并不妨碍它几千年来有效地为中国的老百姓服务,并且大有走向国际的态势,世界已有 140多个国家接受了中医,科学最解释不了的针灸已被科学最发达的美国人接受了,这又可能是我们那位 余 会长所始料未及的。

  解放后政府通过行政干预,使中医合法化,却拼命地把中医往西医里套, “ 中西医结合 ” 就是一大杰作。从病人角度说用中医的办法治疗的同时也结合用西医西药的办法治疗,从医生角度来说学会了中医的同时也掌握西医知识,这两种 “ 中西医结合 ” 是可行的。否则,由于中医中药和代表传统科学的西医西药实际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医使用的是东方的整体论思维方式,而西医使用的是西方的还原论思维方式;在中医师眼里病人是完整的活泼泼的一个 “ 人 ” ,在西医师眼中病人只是一种 “ 病 ” ;中医只管 “ 症状 ” 而不必管 “ 病源 ” ,而西医管 “ 病源 ” 却不管 “ 症状 ” 。就思想方法体系来说中医并不比西医落后,哈肯 (H. Haken)创立协同学就是受到中医等东方思维的启发。就方法体系来说它们是无法结合的,你说西医能承认整体阴阳平衡和腑脏五行生克循环理论吗,放弃了这些还是中医吗?中医能放弃整体的 “ 人 ” 而只治 “ 病 ” 吗?硬性结合只会使中医 “ 不仅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反而伤害到了我们的自信。 ” 陆广莘说: “ 中医是不科学的,但中医超越科学 。 ” 山东省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先生 “ 认为中医的发展是现代科学现在还不能认识, ” 中医需要撇开传统科学的羁绊,走自己的路,只有医疗效果才是检验中医的标准。剑桥大学教授 李约瑟警戒我们 中医和西医 要 ‘ 注意!一列火车也许会遮挡另一列火车! ' 。

  解放前风水因为相对低调,没有登入大雅之门,所以科学也没有大兴讨伐之举,近代也一直在民间流行。但在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从事风水活动绝对是封建迷信诈骗罪,抓你没商量,至今在辞海里对风水的解释也还是叫 “ 迷信 ” 。现在有一批学者教 授,他们痛心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沦失,疾呼还风水一席之地,想给风水穿上 “ 科学 ” 的外衣来为它争取合法地位。他们的用心固然良苦,但是要说风水是科学的,特别说是传统科学,却很难说得通。风水没有办法像烧开水一样,给足条件就可以反复把水烧开,这除了风水的时空性无法完全满足外,也还有些现在说不清的因素。香港的风水师们自认 “ 风水学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不是一门科学 ” 。传统科学是建立在逻辑学上的,逻辑学一就是一,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是确定的;而在风水中的一(乾)是一是六是九还是八,你是你是他是我还是她是不确定的。这是传统科学所无法接受的,倒是和现代科学中 量子理论 的 重叠原理或者不确定性原理有相通之处,这些原理中国人已运用了几千年了,而西方科学却刚刚才发现 。就方法论而言,风水要比传统科学 “ 先进 ” 得多,这实际上也是许多人理解不了风水的一个原因,而以为风水故弄玄虚。

  现代科学中的量子理论、场的理论、暗物质理论、反物质理论,也许将来能解释风水现象,特别是 “ 自然场 ” 的理论。 赫尔蒙特和迈斯默通过实验发现:生命体和无生命体都有一种 "流体 ” ,并能间隔一定距离而相互作用,这与引力无关。冯·赖欣巴赫花了三十年时间对这种 “ 场 ” 进行实验。他的实验证实了这个场的存在。他称 “ 自然场 ” 具有如下特性:( 1)具有类似电磁场的性质,不仅表现出磁极性,而且具有其独特极性,类似于晶体中沿主轴方向出现的极性。(2)具有传导性,如导线,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密度,而不取决于物质的导电性。(3)这种场的一部分可用透镜聚焦,另一部分环绕流过,类似于气流。近年,美国科学家又利用光电倍增管和电视图像处理技术,记录人体周围的人体场,而且这种场和人的主观意识有关,思想集中信号增加。我相信这种 “ 自然场 ” 就是风水理论中的 “ 气 ” ,我们正是通过风水 “ 裁成 ” 来调整 “ 自然场 ” 即 “ 气 ” 的布局,通过风水仪式如 “ 呼龙 ” 、祭祀等活动来连通和强化气场。

  英国剑桥大学著名教授李约瑟博士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说: “ 中国古代风水术是准科学的。 ” 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大学终身教授、环境设计专业主任董伟说:风水如今在西方世界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标志。美国最著名的伯克利大学早在 1973年就开始招风水博士研究生,欧洲人也热此不疲,世界第一届风水大会就在欧洲举办,日本有110所大学都正式地开风水班,俄罗斯风水热也风起如潮。

  世界如此高看中国传统风水,我们却还是自宫不已,似乎风水是中国人的一种耻辱,必欲去之而后快,是可怜,还是可悲。现在是我们理直气壮地说风水是中国的民俗,是中国的方技,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炎黄子孙的骄傲的时候了。 我们不反对用现代科学对中医和风水进行研究,但不需要它来发通行证,我们为什么要用 “ 落后 ” 的传统科学来束缚自己呢?我们应该坚持传统特色,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继续研究它,发展它,像遗传基因学一样,反过来推动科学的发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