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定数 ? 世界上有没有定数 ? 如何正确对待定数 ?
本文试图从 这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探索 , 以求引起同道共鸣, 进而揭示其中哲理 , 深化玄学研究 .
天有天数 , 人有运数 , 物有劫数 , 朝代有气数 , 这数那数 , 总而言之凡事都有定数 .
所谓定数 , 指的是万事万物受某种时空数字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已经确定不移的发展定律 . 制造这个既不通人情世故又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数字的既可以说是冥冥之中左右着星移斗转 , 寒来暑往 , 人世沧桑 , 社会巨变的那股神秘力量 , 也可以指现时生活中发明或发现的一些科学定律及其它一些经验或规律 . 两者之间的差异仅在于后者拗不过前者而已 . 前者毋须多言 , 后者则可以从张宝胜 , 侯希贵等气功师任意将电器或枪械等物体的物理效能玩弄于股掌之中而略见一斑 . 有心人若是稍微回忆一下 , 就会发现定数的范例在古今中外比比皆是 , 令人回味无穷 .
小说 < 西游记 > 第十回讲的是泾河老龙因犯天条被斩而亡的故事 . 这段故事妙就妙在泾河老龙最后被魏征梦斩而亡。一个 “ 梦 ” 字泄露了多少玄机:泾河老龙的托梦,李世民的准情和他对魏征的羁绊,甚至可以说早时泾河老龙与相士袁守诚的斗法,都无不在定数的大限之中。按惯例说,高明的相士在这条孽龙出生伊始若用相龙术为其一相,就会发现它的手,足,面,骨和体态必然毫无寿相寿纹可考。
小说《三国演义》第 103 回讲的是诸葛亮在上方谷火烧司马懿却功亏一篑的故事。为了火烧司马懿,诸葛亮运筹帷幄,呕心沥血,怎奈 “ 天不灭曹 ” , “ 人算不如天算 ” ,就在司马懿父子三人抱头痛哭待死之际,天公却突降大雨,致使诸葛亮望天兴叹,留下千古名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下雨貌似偶然,却又隐含着必然:司马懿父子三人命不该绝。同理,高明的相士也一定不会在司马懿父子三人的手,足,面,骨和体态上发现 “ 不得善终 ” 的凶相凶纹。
小说《大气功师》里面也有许多定数方面的例子 . 例如儿童本本用特异功能在头天晚上准确预测了第二天将要开始的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比赛结果,从而进一步佐证了该书第 19 页那句议论真实不谬: “ 在真正的气功师里,完全是能够预见一本正在写或还未写的小说将是什么样的,甚至可以预见得一丝不差。 ”
冠玄在《中国当代预测家》这本纪实小说中更是写了许多这方面的精彩范例(兹不赘述)。例如张德顺有关用奇门遁甲预测的案例雄辩地证明:在一个特定的时空,各种事物在什么位置对应着什么事情是铁定的,根据一定的规矩凭人索物或据物索人是百试不爽的。定数就象一张严密的网,纵横交错地把万事万物固定在了特定的时空。
现实生活中蕴涵定数的例子也是俯拾即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 ( 即 “ 四柱 ” 或 “ 八字 ”) 生的命运是各不相同的;学功时间相同,练功方法相同,同样刻苦练功的修行结果是各不相同的;同样的病人用同样的治疗方法和同样的下药剂量其治疗效果也是各不相同的。。。。。。
如果否定定数,那么不但上述范例很难令人信服,各种预测学不会风靡古今,即便是山东大学张颖清创立的 “ 全息生物学 ” ,中医学里的脚诊,耳诊以及前苏联科学家发现的 “ 植物全息摄影 ” 以及当今科学家正在研究的基因工程恐怕也只好打入荒唐的行列了吧?
如果承认定数,那么我们可以根据上述范例或现象顺理成章地推论:定数是客观存在的,不但人的生老病死,盛衰荣辱受它限制,而且万事万物,甚至是一个社会,一个朝代都要受它的限制。
这就是天意,天数,天机!
就像一个高明的医生通过一个人的五官,皮肤可以准确判断这个人的健康情况一样,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侦察员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外形可以准确判断这个人的社会职业一样,就像一个精明的企业家通过几组数据就可以准确判断这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一样,修行有素的玄学家(指风水师,相学师,易学师,气功师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功夫对各种类型的定数作出正确判断。
对于一个有生气的未被死亡的定数罩住的疑难病症患者,医生可以通过医术,器械治愈他,风水师可以通过调节居室环境治愈他,祝由术可以通过神奇的符号治愈他,气功师可以通过外气或功能治愈他。而对于一个头上冒黑气的已经被死亡的定数罩住的病人,任何奇人异士也无济于事。有人说,命不能改,运可以改,这只能说是欺人之谈。因为对大道而言,只能循行,不可逆行,说白了,也无法逆行,。民谚说 “ 阎王叫人三更死,谁敢留人到四更 ” 也是这个道理。因为这不是 “ 谁敢 ” 的范畴,而是 “ 谁能 ” 的范畴。袁守诚未能使泾河老龙免除一刀之厄即是明证。
承认定数,迷信定数或否定定数,从性质上说根本不是一回事。这是认识水平问题。就像对待特异功能,香港的各界人士纷争了许多年,始终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直到气功师刘心宇公开表演特异致动方面诸多功能,方使争论平息。但是刘心宇的功夫是否已经登峰造极了呢?非也。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的认识水平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睿智的,浅薄的,盲目的和故意混淆是非的理论再搀杂进去就更要不断发展变化了。对于一些现象或理论,从承认到否定,从再承认到再否定,是很自然的,都在定数之中。这本身就是大千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人正在睡觉,房屋突然起火,明知无救,是 “ 顺其自然 ” 坐以待毙,还是运用求生的本能奋力求生呢?这个例子诠释了人们应该如何对待定数的基本道理。
科学认定,地球和太阳都有老化的时候。但是在大毁灭前,人类还是要进步,社会还是要发展,。人类社会不会因为这些认定而裹足不前,总是要自觉或不自觉地尽人事,听天命。真有杞人忧天者,谁也没有办法他。
对待定数也应该是这样。
但是定数是否真的像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那样亘古不变呢?
笔者经过长期琢磨,认为那也未必。我相信 “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 的真人是可以摆脱定数的桎梏,进入 “ 我命由我不由天 ” 的自由王国的。因此说与本文的主题相忤,且不赘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