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wen.gif (8777 bytes)


人的生命发展过程及寿命方程初探


摘要:本文阐述了人的生命过程中“成、住、坏、空”四个阶段的特征及对人寿命的关系。在探讨人的寿命方程时,对反映人生命过程的泊松旋回进行了分析,提出人生命过程中人的生命活力有加速上升、一般上升、一般下降、加速下降四个发展阶段。初步建立了人生命发展全过程的生命方程表达式,重点分析了生命发展全过程曲线右支的三种曲线形态及其表达式。对人的寿命关系最密切的幂函数曲线和对数曲线进行了解释,最后应用泊松旋回预测了一例人寿。关键词:成、住、坏、空 生命方程 衰老速度 泊松旋回

一、引 言
天文学和生命科学对宇宙和生命的最新研究,开拓了人们对宇宙和生命的认识视野,宇宙无限,生命无限,激发着人们探索其奥秘。当然,每个每种具体的生命体都不是永恒的。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具有“成、住、坏、空”的发展过程,即一切都具有寿命,包括整个人类、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等等。它们都有自己的寿命,只是长短不一,短到无数分之一秒,长到无数亿万斯年。具体的生命形式的存在寿命是与其能量的大小成正比,宇宙各个天体有无数能量层次,即无数段——无数种长度的寿命。每个具体人的能量层次也有差异,他
们的寿命也是长短不一。宇宙已形成100~150亿年,地球形成50~60亿年,人类也有30万年,而每个具体人的躯体寿命虽长短不一,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平均年寿是30~70岁,长寿者有120~150岁,短者有的在胎儿期或幼儿期就夭折。娑婆世界风姿多彩,人们对自身寿命祈求青春常在,寿命长延。因此,寿命问题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二、人的生命发展过程
人生命过程的普遍规律是“成、住、坏、空”。即人的生命发展经历形成、成长、衰老、死亡四个阶段。
形成阶段:父母精卵(单细胞)在母体内相遇后,分裂成桑椹胚(多细胞),经历了从低级生命到高级生命,直到胎儿期发育过程。其序秩如下:㈠、原生期
1、 受精卵(单细胞)
2、 桑椹胚(受精30小时后,分裂成具有16个细胞的多细胞体)
3、 胚泡(有分化,包括内细胞群、胚泡腔、滋养层)
4、 二胚层胚胎(原肠胚)(结构有羊膜腔、卵黄囊的出现,营养来于母体)
5、 三胚层胚胎
㈡、胎儿期(雏形人的生命体)
1、 脊索、鳃裂、背神经管的出现
2、 原始的心血管出现,下颔出现
3、 肺的出现、五肢型四肢、五个尾髓、脊椎和相当长的尾的出现
4、 后肾出现、十二对脑神经的出现
5、 大脑进一步发达、5~6月密毛、有尾
6、 密毛消失、长尾消失
因此,一个完整生命人体是胎儿期初始时形成,而不是从母胎分离后。故一些国家法律将胎儿生命作为保护对象。
成长阶段:从胎儿离开母体至中年期这一阶段是人的生命过程中最重要时期。体质、智力、生物功能迅速增长、生命活力最旺盛,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人的生命价值、生命活力(包括寿命的延长)都取决于这一时期人的自我修持和拼搏。中国有句俗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形象地说出了这一时期对人生的作用。
衰老阶段:人的生命由兴至衰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规律,人的生命衰老是两种过程的结果,一是与时间相关的生理性改变,属正常衰老范畴。二是疾病或应激可致的病理性改变,属非正常衰老范畴。人的生命过程中,衰老的时间和衰老的速度因人而异。1982年我国将45~59岁定为初老期(或老年前期),60~89岁老年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但随着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我国老人概念已作了修改。目前对老年人的划分已延至60岁以上,60~69岁为初老期,70~89岁为老年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这种划分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因此人的生命开始衰老时期一般在50~60岁之间,但衰老速度缓慢;65~70岁时,衰老速度逐渐变大;71~89岁是衰老最明显、但下降速度又转为缓慢,人的生命将进入消亡阶段,多数人的寿终正寝也多在此阶段内。死亡:是人的生命旅程的最终点。死亡是指人的躯体的死亡,旧的生命消亡,新的生命诞生,生生死死组成了人的生命无限流转。

三、寿命方程的表达形式
随着时代的推进,生活环境的改善,医学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兴起,人的寿命逐渐延长。解放前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只有30余岁,而80年代资料显示,我国人民平均寿命是:男性66.95岁,女性69.55岁。1990年已达到70.88岁。10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也不乏其人(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百岁以上老人3384人,最高年龄155岁;1982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百岁以上老人3765人,最高寿者135岁)。研究表明,人的正常寿命可达150~180岁。由此观之,开发人的生命资源,延长人的寿命是前途光明。人们对自己寿命期望有个答案,并希望延年益寿。下面我们对这一难题进行初步探讨:在预测论中,将事物发展的兴起或盛衰过程称为生命旋回(Life Cycle)。对生命总量不限的体系,在兴起阶段,形象为正态旋回(Normal Cycle);对生命总量有限的体系,其盛衰的全过程,形象为泊松旋回(Poisson Cycle);对于有极限的体系,在邻近极限的阶段,形象为逻辑斯谛旋回(Logistic Cycle)。矿产资源、人的生命资源等都属于有限体系。因此,泊松旋回可以反映人的生命过程。如果将人的生命活力(Q)列为竖轴,人的年龄(t)列为横轴,人生命的兴衰全过程可用OABCDE曲线表示(如图1)。



图1 人的生命兴衰全过程曲线图

人的生命活力Q在人生命的不同时期有相应的变化规律,从儿童期(包括胎儿期)开始,人的生命活力随着年龄的增大,是上升型式,并以不同速度上升。上升到壮年期30~40岁时,而达最高峰。过此阶段后,人的生命活力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一般在50~65岁下降速度增大,生命活力减小。当时,人的寿命就临近终结。曲线CD和DE的斜率大小对人寿命长短关系重大。
下列公式描述了图1生命发展全过程的曲线:
(1)
式中:Q 表示人的生命活力t 表示时间表示体系参量参量的确定可用下列公式:
(2)
(3)
函数 具有下列性质:
1、
当 时 表示曲线的左支
当 时 =0 表示曲线的顶部切线
当 时 表示曲线的右支
2、
当 时
3、
4、
从上面性质可知,人的生命活力的盛衰可分四个阶段:
1、加速上升阶段 ~ AB线段
2、一般上升阶段 ~ BC线段
3、一般下降阶段 ~ CD线段
4、缓慢下降阶段 ~ ∞ DE线段
公式1是反映正常生命的发展全过程。它适用成年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的寿命预测。曲线的右支部分代表了中老年人生命发展的趋势。只要人们对自己后半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变化有细致的认识,对各个时期生命活力进行定量的或半定量的假定(或计算),绘制自己生命演变过程的曲线图,就可得出你自己生命变化的趋向,确定出你最终的寿命值。同时用公式2、3求两个体系参数A、n,代入公式1中就可计算出你的寿命年岁。
中老年人的寿命方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可用图2曲线来描述:
图1中Q~t曲线的右支CDEF曲线形态可归纳为三种曲线类型(图2):
抛物线型Ⅰ、幂函数曲线型Ⅱ、对数曲线型Ⅲ。判断Q~t曲线右支的类型的

Ⅰ抛物曲线
Ⅱ幂函数曲线
Ⅲ对数曲线

图2 生命发展过程衰老期三种曲线类型

方法可采用下式:
(4)
当n = -1~–2时为幂函数曲线型
n = -2时为抛物线型
n < -2时为对数曲线型
人的寿命较短者,生命曲线多呈对数线型,人的寿命较长者生命曲线多呈幂函数曲线型或抛物线型。下面介绍幂函数曲线或抛物线的方程解。
Ⅰ幂函数曲线方程

式中:
a、b为体系参数,它们可根据Q1 Q2和t1 t2的对应值求解。
将参数a、b的值代入幂函数曲线方程,可预测人的最终寿限( )
lgQ寿=lga + b lgt寿
式中: =0.25Qmax Qmax是人的生命活力最旺盛时期的最大值,一般
为8~10 ,那么 ≥2.5~2.0
Ⅱ 对数曲线方程

式中: 为体系参数,可用下式求得

将参数 值代入对数函数曲线方程,可预测人的最终寿限(t寿)

式中: ~0.2)Qmax

四、泊松旋回预测人寿事例
案例之一:

图3 Q~t生命旋回曲线图
× ×教授,男性,生于1927年,身高1.64米,体重60~65公斤(青年~老年),大学毕业,采矿地质专业,在高校任教四十余年,青年~中年时期体质好,无任何疾病,喜爱登山,无烟酒等不良嗜好。60岁患糖尿病,住院治疗后病情控制较好,血糖稳定在7~8mmol/L,血压80~140mmHg,1993年退休,参加门球运动。69岁时突然患心肌梗塞,住院做过血管贯通,堵塞处已清除,血管弹性好,未安置支架,出院后保守疗法,已一年未曾发病。现体重59公斤,血压80~150mmHg。1990年以来坚持华藏心法修持,盘膝静坐持续2~3小时。
生命活力最旺盛时期是30~35岁,生命活力值假定为9.5 ,患糖尿病(60岁)后体质下降,生命活力约为5.5 ,退休后生命活力约为5.0 ,1997年初(69岁)患心肌梗塞,体质下降较大,生命活力4~4.5 。根据以上情况,估计其寿限应为:
1、绘制Q~t生命旋回曲线,见图3
2、判断曲线类型:根据图3及公式4计算,曲线为幂函数曲线,n = -1.47
3、按 计算出
4、预测终年岁数:初步计算出正常终年约在80~83岁
5、预测资料及数据见表一

表一 生命活力Q与年岁关系表
年 岁
30~35
36~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83
假定生命活力
10~9.5
9.4~8
7.8~6
5.8~5
4.8~4
3.8~3
2.8~2.5
计算

年岁
35
40
50
60
70
80
85

生命活力
10
8.2
6
4.6
3.7
3
2.4

1

1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