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软科学”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向纵深发展,软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越来越为人们重视。然而,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软科学,如何加强软科学的作用,却是需要很好解决的问题。张协和同志根据自己多年科技工作实践体会和国外有关文献资料,就如何理解软科学发表了意见。
究竟什么是软科学,它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协和同志说:现在科技界许多人都在谈论软科学,但众说纷纭,其说不一。比较多的是采用日本学者的说法,即:“软科学(soft
science)是一门新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以阐明现代社会复杂的政策课题为目的,应用信息科学、行为科学、系统工程。社会工程、经营工程等正在急速发展的与决策科学化有关的各个领域的理论或方法,靠自然科学的方法对包括人和社会现象在内的广泛范围的对象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工作。”这一含义表明,软科学不仅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而且是科学的科学,是知识、理论、方法的综合技术,是科学的参谋学、指挥学、导演等。在美国,与上述含义基本一致的学科叫做政策科学(policy
science),可见软科学地位之重要。绝不象有的人说的,只是简单的科技文书工作。
软科学这个名称是由电子计算机软件的名称而来的。大家都知道,计算机的机器系统(即输入输出、存储、运算、控制等部分)称为“硬件”,而管理和使用机器的程序系统称为“软件”。同样,其它许多事物也可分为“硬件”、“软件”两大部分,例如音乐、戏剧、军事等领域里,乐器道具、武器及其使用者是硬件和硬件工作者;指挥、导演、司令员是软件工作者。其实这种软硬之分早在计算机出现以前就有了,最早可追溯到十八世纪杰出的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
凡 贝多芬(1770-1827)和他的第九乐章。贝多芬十几岁开始音乐生涯,一辈子屡遭打击和贫困折磨,不幸和灾难总在叩他的门,然而坚强和毅力使他终于在逆境中锤炼成伟大的音乐家。26岁时作出著名的第九乐章,虽然这时他完全耳聋了,还是执意要亲自指挥演奏,他说:一首伟大的乐曲,由一支技艺超群的乐队来演奏,指挥“软”点没关系。当然,由于耳聋,得不到信息,结果指挥得乱七八糟,演出完全失败了。从那时起,人们就逐渐懂得了“软”与“硬”之间的关系,许多人想研究软科学。但是,二十世纪以前的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相应的水平,所以,软科学未能形成独立的学科。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和生产迅速发展,科研与生产的体系和规模变得庞大、复杂是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美国科技史上四大工程计划的实施,即:三十年代的田纳西计划;四十年代的曼哈顿计划;五十年代的“北极星导弹计划”和六十年代的阿波罗计划。
所谓田纳西计划是1933年罗斯福当政时为全面开发田纳西地区(面积10.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英格兰加苏格兰那么大)而采取的一项制服田纳西河的计划。成立了一个既拥有政府机关权力,又具有私营企业灵活性和主动性的机构──田纳西流域建设局(TVA),全面负责该地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三十年代初,美国发生空前的经济危机,人民普遍生活在饥饿之中,而田纳西流域由于滥伐森林,经常洪水泛滥,土地冲刷贫脊不堪,经济凋敞比其它地区更加穷困,人们几乎生活在绝望之中。对于这样一个景象凄凉,濒于荒弃地区,TVA实行多元的区域规划和建设,综合开发治理:兴修水利发展电力和灌溉;疏浚河道,以利航运;植树造林,发展农业;改善交通,美化自然,发展旅游等等。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彻底改变了面貌。过去经常泛滥成灾的田纳西河主流上建筑成九座大坝,一系列的水利枢纽完全驯服了这条蛟龙,水利电力事业得到极大发展,不仅有极丰富的水电和原子能发电,所提供的充足而廉价的电力(平均电价仅为全国平均电价的30-50%)吸引了大量的工业,而高效化肥工业的发展又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一个以农为生的田纳西建成了以工业为主的现代农业、林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经济,农业人口由62%降低到6%,平均国民收入由1933年的168美元增加到5630美元(1977年)。同时还建设了大量的公园、浴场、别墅、风景区,为人们提供“回到美丽的大自然”寻求单纯休息娱乐的场所,昔日灾难深重的地方成了人们响往的乐园,现在每年来这里享受的游客达六、七千万人。田纳西成了世界上最繁荣、最富饶的地区之一,这真是翻天地覆的变化。TVA被美国和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炫耀为“示范性国营企业”。TVA面对如此复杂的问题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取得成就的经验正是软科学功能的体现,因为TVA不是孤立地发展某一项事业,而是从工业、农业、经济、科学技术直接到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考虑问题;不是单独搞个别先进工程。而是在整个区域合理规划开发,收到全面发展经济的效果。
曼哈顿计划也是罗斯福时期的一项卓有成效的计划。内容是1942年初开始的原子弹研制。在曼哈顿,由意大利的费米、丹麦的波尔,匈牙利的西亚德,美国的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组成了世界科学史上第一科学“交响乐团”,用了不到四年时间原子弹爆炸了。实现这样庞大的研究计划是软科学的作用,同时也培养出了开创软科学的鼻祖──奥本海姆,他是一位组织能力很强、知识面很广的科学家,除了擅长理论物理以外,对其它学科也都有所了解,而且还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反应又十分敏捷,能在短时间里看透整个工程的要害,是个全面管理人才。他没有发表过论文,也没有得过诺贝尔奖金,但他总结了原子弹攻关的经验,创立了软科学,这在科学史上是了不起的贡献。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过为软科学而研究的科学家,离开科技实际工作去研究软科学,也许是出自愚昧的好心。
“北极星导弹(Polaris missile)计划”和“阿波罗计划”是现代化科学条件下更加庞大和复杂的研究系统。如北极星导弹是美国的地(水)对地中程导弹,射程1500英里,包括导弹、核潜水艇和水下通信设备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武器系统。从事研制工作的共有八家总承包公司、二百五十家分公司,还有近九千个转包商,可想而知,管理工作多么复杂。负责该计划的美国海军特种计划局在该研究的管理中创造了一种“计划协调技术”(pert),这种科学管理方法就是软科学的内容之一,显然,它的产生丝毫不能离开实践。
至于阿波罗计划,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项巨大工程。为了实现阿波罗登月,1961年开始动员了二万家工厂,一百二十所大学,四十二万人干了十年。不难想象,这样庞大的科学技术工程,多学科、多兵种联合作战,没有一整套科学的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和方法,要成功是不可能的。他们正是依靠软科学,依靠了出主意、用人才,科学协调各方面工作的智囊团。总指挥惠勒就是一们卓越的软科学家。我们可以扼要地看看多层次的阿波罗计划组织实施的情况。首先,航天局定下了庞大的计划目标及其重大政策和管理方案,设计了一种组织规划以统一到一个办公室内,以利及时决策。在总部设立了航天科学、应用、高级研究与技术以及载人航天飞行学四大计划处,大量具体工作由承包商完成,一支由管理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队伍对承包商的工作实行充分的监督。同时,成立了系统办公室,由科学家、高级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组成,从载人航天飞行出发,分析所有的各项任务,系统和设备。研究工作分为三大中心:(1)休斯敦载人航天飞行器中心;(2)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负责大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和生产;(3)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中心,负责生要的发射勤务工作。这确实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现代管理系统。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软科学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大规模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推动力。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是高度分化、高度综合,自然科学多达二千多个学科,一项大工程无论所涉及的学科还是参与的人数及投入资金都是较多的。学科愈分愈细,象现代化立体战争一样,天上有飞机、导弹、人造卫星、地上有坦克、大炮、机械化部队,海中还有兵舰、潜艇等,必须有个参谋部来协调,指挥。软科学就充当这种角色。它能将各学科的成就综合起来,推动整个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所以一些学者在谈到软科学的特点时指出:软科学不只是以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而是把包括人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各种问题从信息和系统方面去把握并研究其解决办法,即以软的技术为主;它是将宽广领域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为不同的服务的理论、方法的总合。因此,我们不能象某些人那样,把软科学狭隘地理解为只是单纯的规划、计划、待业等组织工作,而应把所承担的科研工作当作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对待,把规划、计划等工作与各专业、各项具体的实验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总之“软”、“硬”不能分家,就象一个人吹笛子不能叫别人“拿眼”一样。道理很简单,软科学的指挥作用,完全来源于对“硬”的学科知识的透彻的了解,试想,一个交响乐团的指挥──软件工作者,如果对各种乐器的功能与演奏效果根本不了解,能指挥得了吗?同样,科学的预测、规划、乃至一个稍复杂一点的工程系统的组织,如果没有深入实际,没有对于各个学科、各类技术的相当了解,是一定搞不成的。所以说软科学的研究发展是建立在硬技术的基础之上的。两者不能截然分开,从这个意义上讲,软科学并不软。最近看到一篇报道,说朝鲜化工部原来8名部长,300多名干部,通常靠打电话把工厂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叫上去,听取汇报,官僚主义的领导,化学工业上不去。后来机构改革,只留3名部长、100名干部,其余的全部派到各道经济委员会,领导机构接近生产机构,解决问题切合实际,生产很快就上去了。这足以说明“头脑”的指挥作用和效果来源于对实际的了解和掌握。
关于软科学的研究内容,协和同志说:软科学是一个科学范畴,从科学分类来讲,软科学包括管理学(科学管理与企业管理)、系统分析、科学学、预测研究及科学技术论等几个领域。其中,科学技术论是基础探索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教育等的内在联系,为其它几门软科学的研究提供基本原理。科学管理(SCIENTIFICMANAGEMENT),首先是企业管理,是随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而形成的,泰勒制(包括动作研究、方法研究、时间研究、工作流动研究、工具设计、设备设计薪给标准七个方面)的产生就是典型的一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门类增多,科研规模扩大,科研管理也逐步发展起来。科学学是把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研究科学的现状、发展前景、科学与教育、心理学、法律的关系等等,提示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为制定科技政策、改进科研体制,搞好科技管理,提高科研工作效率提供依据。预测研究是用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技术、社会生产等进行预测,为现代科学管理提供决策的依据。系统分析则是管理学、科学学及预测研究所不可缺少的理论和方法。它能使复杂的管理问题条理化,得到最好、最合理、最经济的效果。在这些学科下面又有许多研究课题。所以,软科学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研究内容。
还要说及一点是,软科学在世界上得到重视和发展是七十年代初的事。我国一些科学家早在60年代初就积极倡导科学学研究,但直到1978年以后才得到实际发展,并于1979年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科学学研究所。软科学受到广泛重视。当然,软科学的实际应用还早一些就有了,我们在科研工作中,实际上或多或少在运用软科学的基本原则。远的不说,就拿我院和有关单位组织的柔壁喷管联合攻关来说,采用了制定网络图的方法,使得这一结构较为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装备,一次试制成功。网络图法就是一种属于软科学范畴的科学方法。
此外,软科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有科学定义,也有一系列的研究方法。起初,主要是定性研究;现在进入了计量化研究的新阶段。像在管理学的研究中,广泛运用图论、投入产出法、模糊数学(解决模糊集合问题的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等;预测研究中,多用决策论、概率论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最后,张协和同志再次强调指出:弄清软科学的概念,目的是要运用这一新兴学科的知识,为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四化建设服务。当前,软科学的作用和功能越来越明显,它为社会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的组织管理提供客观依据,提出最优化理论、策略和方法,并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软科学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法宝”,我们必须结合我院的实际,加强软科学的研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然,并不是说大家都去搞“软件”,而是要在充分发挥我院各专业特长的同时,有计划地开展软科学课题研究。也不是说把别人的东西拿来抄抄弄弄,综合一下就完了,而应用软科学的方法有的放矢,解决我院一,两个实际问题,要多做实际工作。对于我们来说,首要的课题是科研管理,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把我院的各项研究活动组织好、协调好、加快科研步伐,真正做到多出、快出成果和人才,为国家贡献更大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