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法
仁 本 第 一
古 者 , 以 仁 為 本 以 義 治 之 之 為 正 。 正 不 獲 意 則 權 。權 出 於 戰 , 不 出 於 中 人 , 是 故 : 殺 人 安 人 , 殺 之 可 也 ;攻 其 國 愛 其 民 , 攻 之 可 也 ; 以 戰 止 戰 , 雖 戰 可 也 。 故 仁見 親 , 義 見 說 , 智 見 恃 , 勇 見 方 , 信 見 信 。 內 得 愛 焉 ,所 以 守 也 ; 外 得 威 焉 , 所 以 戰 也 。
戰 道 : 不 違 時 , 不 歷 民 病 , 所 以 愛 吾 民 也 。 不 加喪 , 不 因 凶 , 所 以 愛 夫 其 民 也 ; 冬 夏 不 興 師 , 所 以 兼 愛民 也 。 故 國 雖 大 , 好 戰 必 亡 ; 天 下 雖 安 , 忘 戰 必 危 。
天 下 既 平 , 天 子 大 愷 , 春 蒐 秋 獮 ; 諸 侯 春 振 旅 ,秋 治 兵 。 所 以 不 忘 戰 也 。
古 者 : 逐 奔 不 過 百 步 , 縱 綏 不 過 三 舍 , 是 以 明 其禮 也 ; 不 窮 不 能 而 哀 憐 傷 病 , 是 以 明 其 仁 也 ; 成 列 而 鼓, 是 以 明 其 信 也 ; 爭 義 不 爭 利 , 是 以 明 其 義 也 ; 又 能 舍服 , 是 以 明 其 勇 也 ; 知 終 知 始 , 是 以 明 其 智 也 。 六 德 以時 合 教 , 以 為 民 紀 之 道 也 。 自 古 之 政 也 。
先 王 之 治 , 順 天 之 道 ; 設 地 之 宜 ; 官 民 之 德 ; 而正 名 治 物 ; 立 國 辨 職 , 以 爵 分 祿 。 諸 侯 說 懷 , 海 外 來 服, 獄 弭 而 兵 寢 , 聖 德 之 治 也 。
其 次 , 賢 王 制 禮 樂 法 度 , 乃 作 五 刑 , 興 甲 兵 , 以討 不 義 。 巡 狩 省 方 , 會 諸 侯 , 考 不 同 。 其 有 失 命 亂 常 ,背 德 逆 天 之 時 , 而 危 有 功 之 君 , 偏 告 于 諸 侯 , 彰 明 有 罪。 乃 告 于 皇 天 上 帝 , 日 月 星 辰 , 禱 于 后 土 四 海 神 祇 , 山川 冢 社 , 乃 造 于 先 王 。 然 後 冢 宰 徵 師 于 諸 侯 曰 : 『 某 國為 不 道 , 征 之 。 以 某 年 月 日 , 師 至 于 某 國 會 天 子 正 刑 。』
冢 宰 與 百 官 布 令 於 軍 曰 : 『 入 罪 人 之 地 , 無 暴 神祇 , 無 行 田 獵 , 無 毀 土 功 , 無 燔 牆 屋 , 無 伐 林 木 , 無 取六 畜 、 禾 黍 、 器 械 。 見 其 老 幼 , 奉 歸 勿 傷 。 雖 遇 壯 者 ,不 校 勿 敵 。 敵 若 傷 之 , 醫 藥 歸 之 。 』
既 誅 有 罪 , 王 及 諸 侯 修 正 其 國 , 舉 賢 立 明 , 正 復厥 職 。
王 、 伯 之 所 以 治 諸 侯 者 六 : 以 土 地 形 諸 侯 ; 以 政令 平 諸 侯 ; 以 禮 信 親 諸 侯 ; 以 材 力 說 諸 侯 ; 以 謀 人 維 諸侯 ; 以 兵 革 服 諸 侯 。 同 患 同 利 以 合 諸 侯 , 比 小 事 大 以 和諸 侯 。
會 之 以 發 禁 者 九 : 憑 弱 犯 寡 則 眚 之 ; 賊 賢 害 民 則伐 之 ; 暴 內 陵 外 則 壇 之 ; 野 荒 民 散 則 削 之 ; 負 固 不 服 則侵 之 ; 賊 殺 其 親 則 正 之 ; 放 弒 其 君 則 殘 之 ; 犯 令 陵 政 則絕 之 ; 外 內 亂 、 禽 獸 行 , 則 滅 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