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
紡紗


  紡紗原就屬於一項非常古老的活動,自史前時代以起,人類便懂得將一些較短的纖維紡成長紗,然後再將其織成布。 所謂的紡紗,乃是取動物或植物性纖維運用加撚的方式使其抱合成為一連續性無限延伸的紗線,以便適用於織造的一種行為。

  紗本身的撚度會使纖維自然而緊密的抱合在一起,因而非常有利織造或針織。其中紗的撚度與紗的直徑有關,測量的方式是由每一吋紗中有幾轉來決定,並以低、中或高來表示,通常撚度愈高即紗的轉數越多的,表示紗的強度愈好。低撚紗常用來製造平滑,光澤或柔軟無光的織物;反之,具皺摺感或表面粗硬的織物則需要高撚紗來製造。

紡紗技術的演進
1.雙手搓捻
  大多數天然纖維,例如羊毛、棉花等等,只有幾吋長,所以必須先把它們搓成長紗,然後才能織布,最先採用這個辦法的,大概是西元前9000年左右生活在米索不達米亞扎格洛斯山區的居民,因為他們是最先馴服綿羊的的民族。在此時,大概只須用雙手搓捻,就可搓出原始的羊毛紗。後來,亞麻和棉花纖維也被用來製造紗線,使得織品的種類更為豐富。

2.手工紡紗桿及錠子
  從西元前7000年左右起,人類開始用燃桿(紡紗桿)和錠子紡紗。紡紗者一隻手拿著上有纖維的撚桿,另一隻手把纖維抽成一根鬆紗,繞在另一根棒或錠子頂端的凹槽裏。錠子底下用扁平的石塊或錠盤加重固定。紡紗者把錠子像陀螺那樣旋轉,錠子便把鬆紗燃緊成紗線,然後再把紗線繞在錠子上。此種方法沿用了幾千年,所製造的一些紗線品質相當好。

3.紡車
  紡車的出現對紡紗技術起了的重大的影響。一般認為紡車起源於中國,是由繅絲機演變而來。歐洲紡車的起源並不清楚,它們出現的年代較晚,最早記載紡車的年代約是在十四世紀左右。十五世紀,在撒克遜(如今東德一部分)出現了一種經過改進的紡車,燃桿裝在機器上,輪子用腳踏板操縱,這種機器可以同時紡紗和繞線,紡紗者於是可以騰出雙手,減輕勞動力。

4.中國紡車的演進
  中國最原始的紡織工具應為紡磚,它是由石片或陶片所作成的扁圓形的紡輪,中間有一短桿,利用物體迴轉的慣性,從事捲繞撚合紗線的工作。 從出土的紡織品中,可以推斷出春秋時期即已有紡車。秦漢時,手搖單錠紡車已廣為使用。

  宋代紡車的改良邁向突破性的發展,麻紡大紡車與水運大紡車的出現實際上已具備小型工廠的雛形。在紡織技術上最重要的成就,是紗羅錦鍛等織物的織造方法和提花工藝。棉織業也逐步發展。

  同時由於棉織品在南宋躍升為織品的主流,為因應大量需求,只有發展更快速的紡棉紗機器才能解決問題。根據元陶宗儀所著<綴耕錄>記載,宋末松江一地雖種植棉花,但因沒有踏車、椎弓,只能用線弦與竹弧彈紡,效率極低。

  元代元楨年間,流落涯州的黃道婆回到故鄉後,有感於從事紡織婦女的辛勞,遂將其所學貢獻,改良舊有的紡織機械成為一套集桿、彈、紡、織的生產工具。此外,她又創造三錠腳踏紡車,可同時紡三根紗。三紡車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發明,在機器紡車出現以前,即便是要找到一個可以同時紡兩根紗的人都非常不容易,三紡車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更讓產量增加,而且這遠比歐洲的「珍妮機」還要早上五百年呢。

  清代出現的多錠紡紗車,將手工紡織機器的發展推向高峰,對手工紡紗業而言,多錠紡紗車已是提昇效率最完備、最快的紡車了。

5.紡紗機械化
  直到出現工業革命,市場急速成長,生產速度的需求增加後,才出現新的紡紗技術。從西元1738年至1779年的四十年間,紡紗由手工生產轉變成龐大的工業製造。

  西元1737年保羅(L. Paul)發明的羅拉式紡紗方法,成為往後許多發明的先驅。

  西元1764年,哈格瑞佛斯(J. Hargreaves)發明傑尼紡紗機(spinning Jenny),這部機器可使十六個錠子同時運作,此外它還可以依設定次序操作多個紗線。 隨後,引用其他動力源的紡紗機相繼出現 。

  西元1769年亞克賴特(R. Arfwright)得鐘錶匠的協助,改良老式紡車,發明了水力紡紗機。最早的水力紡紗機使用的是馬力帶動,後來才引用水力。這件運用水力操作的機器,在紡織工業史上佔有極重要的意義,那就是以前使用手工操作機器時,紡織工人可以在家操作機器,可是一旦使用動力後,工作者就無法離開動力源,因而被視為工廠制度的開端。歷史上首批工廠的建立就是為了製造紡織品。

  西元1779年克朗頓(S. Crompton)結合傑尼紡紗機與水力紡紗機的優點,開發出走錠紡紗機(spinning Mule),可紡出又細又結實的細紗,同時結合軋棉機的發明與惠特尼(E. Whitney)的蒸汽動力機器的運用,從分離棉花與棉籽到紡成紗,完全改以機器代勞,以前從事這項費時工作(分離棉花與棉籽)的工人們,便可將多出來的勞力用來從事其他田間的生產,加速了紡織工業化的腳步。因為它能以機器來。美國就是因為走錠紡紗機與軋棉機的運用,而使其成為原棉出口的重要國家。

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banner.gif (1192 bytes)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