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gif (2397 bytes)

 


非常专辑
 


三门峡虢国都城遗址内发现大型宫殿

 

  新华社郑州3月19日电(记者桂娟)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周代虢国都城上阳城内发现了一处大型宫殿性建筑基址,为人们解读留下“唇亡齿寒”、“假虞灭虢”典故的虢国历史以及古代都城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新的资料。

  这个宫殿基址座北朝南,呈长方形,与上阳城的宫城北墙平行。东西长24.6米,南北宽21米,总面积约478平方米,其上有规律地密布着45个柱础。基址南边东、中、西部各向外凸出三个门阶,应分别为“阼阶”、“中阶”、与“宾阶”。

  较为罕见的是,一条窄浅而规整的沟槽横贯宫殿基址,沟内堆积着黄灰色淤沙土,极为纯净,沟底有明显的水浸痕迹。专家对比史料记载认为,这是一条为了抄平夯土基址表面而特意挖筑的,具有“水准仪”性质,可见这一建筑曾经精心营造,设施齐全。

  考古人员还在宫殿基址的夯土之下发现了一座非同寻常的墓葬,墓主人是一个成年男性,上肢重叠置于胸前,下肢卷曲歪向一旁,整个人骨呈挣扎状。发掘者介绍说,死者高大的躯体与窄小的墓室极不相称,显然是非正常死亡,这是营造宫殿之前举行奠基仪式时留下的遗存。

  这一基址之上还发现了大量陶瓦残块,表明此基址很可能以瓦做顶。

  虢国是我国古周时期一个重要的诸侯国。新中国成立后,三门峡虢国墓地曾先后两次因出土大量的青铜器、玉器而轰动海内外。世纪之交,被湮埋了2600多年的虢国都城上阳城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李家窑遗址内被发现。


来源:新华社 2002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