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gif (2397 bytes)

 

非常专辑
 

   
五代浮雕“回家”记

  中国历史博物馆日前首次将60余件(组)自境外回归祖国的文物精品展现在国人的眼前。这里的每件文物都讲述着历史的沧桑与国宝重生的故事。与“国宝回归展”展区大厅入口正对着的,是一个有着生动形象的人物造型,该人物造型保存完好的绚丽的色彩、精细灵动的流畅线条,让人叹为观止。这个展品就是被文物界称奇的五代的彩绘浮雕武士石刻。
  据负责这次展览的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部陈煜介绍,这件五代时期的文物,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色彩依然艳丽如新,很难得。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文物角度上看,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十分珍贵。这件7月份才回归的文物背后,有着一段佳话。
  被归还的石刻是从河北省曲阳县五代节度使王处直的墓葬中盗走的。王处直是唐末五代早期的义武军节度使。该墓1994年被盗后经发掘确认。墓室内绘有精美的壁画,镶嵌彩绘十二生肖及人像浮雕石刻和表现侍奉、伎乐内容的两块白玉彩绘浮雕,刻工精美,人物形态栩栩如生。王处直墓规模较大,结构严谨,在墓葬形制和壁画艺术等方面提供了重要信息,是研究唐末五代考古的珍贵资料。该墓的发掘,曾是当年轰动考古界、文物界的大事之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原墓中应有的18块浮雕石刻作品,现仅存8块,其余10块已被盗。这次展出的浮雕石刻武士也是被盗的10块之一。
  今年3月,国家文物部门注意到嘉士德拍卖行要在纽约拍卖的一件中国古代精美石刻是盗墓者从河北省曲阳县盗走并走私出境的,立即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向美国政府提出追回要求,美国政府随即扣押了这件文物。美国收藏家安思远先生得知这一消息后发现,他自己收藏的一块与被扣押的石刻在雕刻艺术风格上互为关联,从而断定两块石刻是从同一墓葬被盗出的,都属于中国政府追索的被盗文物,于是他决定将自己重金购得的石刻赠还中国。
  其后的3个月里,72岁的安思远为两块石造像都能“回家”做了很多事情:与中国国家文物局接洽,与美国有关部门联系,与另一块石像的所有者交涉。他的热心与执着令中国文物界的专家感动万分。
  6月,专程赶到美国接受安先生捐赠的文物局工作人员,在纽约安思远的家中,看到了酷爱中国文化的安思远的收藏。自从19岁时买了第一件中国文物,安思远从此沉浸其中,收藏一份不曾更改的“中国情结”。几十年过去,收藏家安思远渐成中国文化研究家,文物出版社专门出版过《安思远藏善本碑帖选》,启功称“不能不深深佩服安先生鉴赏古拓石墨的眼力”。
安思远将中国石造像送回了它的故乡。在纽约举行的交接仪式上,安思远深情地说:“这块石造像一直在我的家里等待你们的到来。”那一刻,老人脸上的微笑与身边的石像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图画。(
郑砾

摘自:《人民日报 . 华南新闻》 (2000年10月31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