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泉发现“灭佛”遗址
日前,在山西省阳泉市郊区河底镇下章召村的禅智寺发现历史上罕见的“灭佛”遗址。经该省考古部门有关专家、学者考证,认为这一重大发现对研究我国北朝时期的石刻造像艺术、陶瓷工艺、冶炼铸造以及山西佛教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据介绍,禅智寺历史悠久,始建于汉明帝时期。其座落于距阳泉市区15公里处的下章召村南四面高山环抱、风景秀丽的寺垴上,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今年8月10日,因一夜雨水冲刷,在禅智寺西北侧距地面7米高的山丘半腰,露出了石刻的莲花座。居住在土丘下侧的村民们发现后,很快报告了禅智寺保护领导组。
领导组在省考古研究所与市、区文管所等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开展了紧张的挖掘工作。他们在“一号坑”挖掘中发现,此处为历史上罕见的“灭佛”遗址。坑中数十尊石刻佛造像的头部与躯体分离,无一完整,显然为“灭佛”时故意打损。坑中还发现数十俱僧人护佛的尸骨与被毁的石刻佛造像,场面尤为惨烈,挖掘人员几次出坑“休息”,以稳定情绪。同时,挖掘出土的还有铁油灯、板瓦、瓷器、沙石碑头、青石莲花等一大批物品。
出土的石刻佛造像中,有两尊刻有文字,其中一尊细砂岩彩色佛像在座左侧刻有“天保四年(公元553年)十二月廿九日……”等字样。从禅智寺现存的几十通碑文和该寺周围50公里的5所寺院现存碑文来看,这次的“灭佛”时间大约在唐武宗会昌五年至宋徽宗政和六年。
目前,“灭佛”遗址的首期挖掘工作已完成。这一重大发现已引起了国内外宗教界,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前往考察者络绎不绝。(田九星、 马存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