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几十年风雨,数万块古城砖在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四道口重见天日。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当地居民正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拆运工作。
四道口有500余户居民,很多家的院墙都是古城砖垒的,有的人家的房子从房顶到地面全部由古城砖砌就,连附近几十米长的一座仓库的围墙大半截也不难看到古城砖。今年10月底即将被拆迁的64、65、66和69号院,更是满院子都是古城砖。在此居住了数十年的老人们介绍说,古城砖全部是原西直门城墙和城门楼的用砖。64岁的窦起绵老人是当年拆西直门城墙和城楼的见证人,据老人讲,这些城砖制作得非常瓷实,分量足有20多公斤,而且每块砖都有一个泥印,标明烧制的窑址。在几处露出城砖的地方,记者看到,时至今日这些古城砖仍然没有发粉、发酥的痕迹,用老人的话讲:“质量好着呢。”
又讯停工近一年的东便门古城墙修复工程将重新启动。西直门发现的数万块明清古城砖,为该工程助了一臂之力。
东便门古城墙的修复要求是修旧如旧,整个工程必须使用古城砖。得知西直门发现大量古城砖的消息后,负责东便门古城墙修复工程的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经理李彦成立即赶到现场。他说,东便门古城墙的复建工程始终为缺少古城砖发愁,这些古城砖对于东便门古城墙的修复,意义十分重大。(梁凤鸣
)
摘自《北京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