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gif (2397 bytes)

 

非常专辑
 

   
800年前宋元时期沉船的秘密将被揭开


   由于得到了香港中国水下考古研究探索协会的赞助,800年前宋元时期的沉船“南海一号”的秘密不但很快将被揭开,而且有望从25米的水下浮出水面。 

  香港方面的赞助内容包括:工作用船、高氧潜水设备、声纳定位系统等,总价值为港币120万元。 

  1987年8月,有关方面在南海川山群岛附近,搜寻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艘沉船,却意外地发现了另一艘古代沉船,并从船上打捞出瓷器、银锭、铜钱、锡器、镀金器等共200多件珍贵文物(图,吴万生摄)。特别是其中的一条铜鎏金带钩,在出土文物中还未见过,其形状和纹饰均反映出不是中国制品。专家们估计,这可能是一艘外国船,在装载中国货物返国时发生了海难。 

  打捞出水的瓷器,分别来自江西、福建和浙江,经鉴定是宋元时期的。所以,沉船的年代定在了宋元。沉船海域海底平坦,周围无暗礁。专家们据此推测,可能是遇上台风而不幸沉没的。按照考古工作的惯例,这条沉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 

  中国早在秦汉就有了“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成为航海史上的最繁荣时期。“南海一号”正是在“海上丝绸之路”航行的,因此对其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将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航海史、造船史和陶瓷史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昨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水下考古的重心将移向南方,其中广东是重点。 

  广东海岸线长,从秦汉到明清,经水路进行的对外贸易一直长盛不衰。在一两千年漫长的岁月中,海事频仍,在沿海水域留下了大量沉船。 

  1997年,广东沿海各市县文物文化部门对本地区有关沉船的材料做了核查,据初步统计,广东沿海有沉船1000多艘。而更多的还未见之于记载。同时,古船也不断被发现,在文物遗存也出水不少文物。再者,广东的潜水、救捞技术以及海洋研究,力量都比较强。因此,早在198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水下考古学研究室”之后,就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广东。如今,重心再次南移。

摘自:华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