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gif (2397 bytes)

 


非常专辑
 

丁村文化遗址将从中国历史上消失?


  距今约7万年前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丁村文化遗址在经历自然剥蚀后,又遭受人为严重破坏。近年来,附近农民在此肆意掏挖,致使遗址坍塌严重,到处千疮百孔,灿烂辉煌的丁村文化即将从中国历史上消失。
  
  丁村文化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1954年正式发掘后出土了距今约7万年前的丁村人牙齿3枚、旧石器2005件和哺乳动物化石28种,1976年又发现一块丁村人小孩右顶骨化石。
  
  据介绍,丁村文化涵括了旧石器早、中、晚各个时代的文化遗存,是在中国黄河中下游、汾河沿岸生活的人类所特有的文化,是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和人类发展史的重要依据。丁村文化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日记者在丁村文化遗址现场看到,当地农民在遗址发现地沙砾石层中不断盗挖蚌和其他化石,用来制作家畜饲料,据说是为了给家畜补钙。由于丁村文化的化石都在黄土下的沙层中,而农民们在遗址的土层下到处掏挖,使丁村文化遗址到处塌陷,导致遗址满目疮痍,原貌全非。除人为破坏外,汾河流经遗址处,日复一日地冲刷,也使遗址日渐消失。
  
  汾河西岸两个挖沙点对遗址破坏更为严重。记者了解到,当地农民挖沙是为了卖钱,有关单位、部门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任其破坏,致使丁村文化遗址到处沙坑累累,一片狼藉。
  
  丁村文化遗址主标桩的标志处,垃圾成堆,苍蝇横飞,不堪入目,主标桩成了村民们的垃圾站。曾经参加过丁村文化遗址发掘工作的陶富海研究员痛心疾首地说:“这一重要的人类早期文化遗址破坏到这种程度,真让人痛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同志向记者介绍说:“丁村文化遗址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影响也很大,如果不及时对遗址采取措施保护,中国的这段文明历史就会渐渐消失了。”
  
  对此,有关专家呼吁:拯救和保护这一人类文化瑰宝刻不容缓。有关单位应当尽快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制止农民挖沙取土和盗挖遗址内的各种化石,并在群众中广泛开展保护文物的宣传教育。(记者池茂花、帅政)
  
  
摘自: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