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gif (2397 bytes)

 

非常专辑
 

   
央视8月20日将直播老山汉墓开棺实况


  近日,全国各大媒体连续报道北京老山汉墓发掘进展,8月20日,中央电视台将直播开棺实况,读者高度关注——

老山汉墓墓主是谁? 

老山汉墓是否被盗?

老山汉墓会有古尸吗?

  老山汉墓是否被盗就像谜一样一直牵挂在考古人员的心头。如今,这个谜终于沉重地破了题——被盗过。

  昨天上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专家告诉记者:在清理题凑大门的过程中,考古人员惊奇地发现,在题凑大门中央靠近下缘的地方有一个洞,此洞是在抽取题凑门上数根方木后形成的,洞的大小刚好容一人钻进钻出,洞内存有淤土,洞的东壁被挤塌。此外,在外回廊门的下部也有一个小洞,而且墓道内的东侧填土、塞石也有被扰动的迹象。据此,多数专家认为这是盗洞,而且应该是早期形成的,因为洞口较小,专家推测,盗墓者应该只取了一些小件的随葬品。对回廊门上的洞,也有专家认为不排除人为设置的可能,其理由是回廊门上的洞位于门的下部中央,洞的两壁都很规矩,洞的位置也不像一般盗洞那样随意。 

  仿佛冥冥中有意安排,昨天,横亘在老山汉墓入室通道上的第二道门即黄肠题凑封门伴着惊雷急雨被“徐徐打开”。封门“打开”之后,发掘人员将不必再每每“翻墙入室”,而可以直接从墓道正面进入发掘现场,进行随后的发掘工作。

  据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发掘现场总指挥王武钰在现场向记者介绍,题凑门长5米,高2.5米,由每根长约90-93厘米的长方形栗木、油松木码放而成。共分19层,每层27根。封门的拆除工作从昨天上午开始,预计今天结束。这部分工作的关键是如何对拆除下来的题凑木材进行测量、编号以及进行防腐处理,使之不变色、不干裂、保持原形。

  据王武钰介绍,其实,包括题凑木材以及汉墓中所有木材在内的保护工作也是此次发掘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有关部门为此已拨出35万元专项资金。为实现将这里最终建成一个更接近原貌的汉墓的总体目标,发掘出来的大部分木材将就地进行保护处理。记者在现场看到,题凑封门的木材拆下后,都被用小推车运到旁边的简易棚中,由工作人员逐一编号、清理后,码放在一起,正准备接受真空、浸泡、热冷槽等几种方法的防腐处理,有关设备就放在旁边。而据介绍,这些木材经过处理之后将来还要物归原处,成为博物馆中的景观之一。 

什么是“黄肠题凑” 

  “题凑”是一种葬式,始于上古,多见于汉代,汉以后很少再用。

  “黄肠题凑”则为天子葬制。所谓“黄肠”,颜师古注引苏林的说法即柏木黄心,即去皮后的柏木。棺椁周围用木头垒起一圈墙,上面盖上顶板,就像一间房子似的。天子以下的诸侯、大夫、士也可用题凑。但一般不能用柏木,而用松木及杂木等。但经天子特许,诸侯王和重臣死后也可用黄肠题凑,如汉霍光死,汉宣帝“赐给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

  据目前已发表的资料,已在北京大葆台刘建墓、石家庄张耳墓、扬州刘胥墓等7座汉代王陵出土了“黄肠题凑”。 

  日前,从北京文物部门传出消息,老山汉墓发掘工作取得一定进展,同时中央电视台8月20日将直播这座古墓的发掘情况。消息传出,寂静了两个多月的老山汉墓再次成为公众的焦点。7月30日,记者采访了负责此次直播的央视社会新闻部制片人骆汉城。

长时间直播考古尚属首次

  骆汉城告诉记者,央视以前对于考古发掘从来没有进行过大规模、长时间的现场直播,这次是零的突破。他说:“我从前特别羡慕国外电视台,经常直播一些考古发掘情况,前一段时间国外搞的直播埃及金字塔发掘情况,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收视率挺高,这点日本做得也不错。其实,以目前中央电视台的条件、设备、技术进行这种直播已没有什么问题,这次直播老山汉墓发掘工作就是一次尝试,以后这种直播肯定还会有。”

目睹出土文物的原始风貌

  社会新闻部的记者王洁说,自老山汉墓一经发现后,我们就一直在关注着老山汉墓的发掘情况,并已有了直播发掘的想法。特别是黄肠题凑发现后,这种想法就更坚定了。虽然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老山汉墓历史上被盗过没有,但2000年后能发现它已算稀罕,如果没被盗过那不是更给了我们一次难得的机遇。况且据说在已发掘的39座汉王墓中,只有3座是没被盗过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广州南越王墓和山东乳山鲁王墓。于是,我们与北京文物部门协商直播事宜,双方一拍即合,直播就这样决定了。

  骆汉城说,在考古的过程中,要不是第一时间亲眼看到,有些文物的原样日后就可能看不见了,也很难再现。

开棺高潮可能在第二次直播

  据介绍,直播将分两次或三次进行,8月20日上午9:30进行第一次直播,整个直播历时两个钟头,这个时间完全是根据发掘进度决定的。直播的重点主要是清理墓室的前室这部分,前室相当于墓主人生前宴饮、休闲娱乐的地方,那么他(她)生前生活常用到的盛器、酒器和欣赏歌舞或读书下棋的一些东西,都可能摆放在前室中。当然,金银细软之类的东西一般是放在卧室里的,那要等发掘后室和开棺时才能看到,这可能是第二次直播的事了,至于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直播什么时候开始还要看发掘的进度,但在每次直播的间歇期间,新闻30分栏目将辟出5分钟专题报道老山汉墓的发掘情况,用骆汉城的话说这叫“两点一线”。如果在第一次直播中发现墓已被盗过,就可能不再进行第二次直播了。

5个专题片穿插其中

  据介绍,此次直播将耗资上百万元,并动用大批人力、设备,如直播车、演播室、采取现场加演播室的形式进行现场主持,并邀请了一些专家进行现场讲解。为了避免考古直播的枯燥乏味,增强趣味性和可视性,他们采取了三种方式,一是以递进的揭秘形式,层层掀起老山汉墓的面纱,挑起观众的胃口;二是针对现场发掘的每件文物请现场的考古人员和演播室的专家来评说讲解;三是制作了5个专题片,穿插于整个直播,这5个专题片分别为《老山汉墓发掘回顾》、《盗墓贼引起的惊世发现》、《黄肠题凑》、《汉室遗珍》、《墓主人之迷》。 (撰文/舒文 杨文健)


摘自《新闻晚报》 2000年08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