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石窟将扩大向游人开放
据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19日专电(记者郭立)闻名中外的新疆龟兹石窟将在完成维修工程之后,进一步扩大向游人开放。
古龟兹地区曾是“丝绸之路”北道佛教文化的中心。龟兹石窟是龟兹古国境内现今遗存佛教石窟的总称,它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创造出本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龟兹风格。同时,龟兹石窟也一直是“丝绸之路”旅游的热点,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游客来此参观游览。
其中,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森木赛姆石窟已分别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他几处石窟群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克孜尔石窟和克孜尕哈石窟目前已对外开放。
克孜尔石窟名列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是龟兹石窟中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处石窟群。它的壁画遗存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其典型特征是中心柱式的窟形和菱格构图的壁画,壁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些题材是龟兹以外佛教石窟所罕见的。
克孜尔石窟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而且景色迷人,是集丰富的文化遗产与优美的自然环境于一体的一处文化旅游资源,这在全国的石窟中独一无二。
近10年来,国家文物局相继投入大量资金对克孜尔石窟的部分窟区进行加固保护维修,今年又投入巨资维修其余窟区。维修工程结束后,克孜尔石窟将全面向游人开放。
库木吐拉石窟位于库车县城西南的渭干河下游,与上游的克孜尔石窟直线距离约15公里,已编号的洞窟共有112个,其规模仅次于克孜尔石窟,开窟年代较晚于克孜尔石窟,延续凿窟的时间较长,保存下来的龟兹晚期石窟较多,尤其是数量可观的汉风洞窟,是克孜尔石窟所没有,也为其他龟兹石窟所少有,因而十分引人注目。
据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副所长王建林介绍,目前,由于保护方面的原因,库木吐拉石窟尚未正式向游人开放。1999年,经国家文物局和新疆有关部门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库木吐拉石窟纳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援助之列,并将投入巨资对其进行全面维修保护,目前有关方面正在紧张地为该维修工程做前期准备,待维修工程结束后,库木吐拉石窟将正式向游人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