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面临危机
1985年国家体委在西安举办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成功地把武术推向海外。此后,中国有很多武术工作者出国表演、讲学。成批的外国青年自费来中国学习这项在他们眼中颇为神秘的中国功夫。经过十几年发展,武术运动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六、七十个国家扎下了根,并成立亚武联和世武联。
但是目前,危机已悄悄逼近中国武术。 武术是由舞练形式的套路和相击形式的搏斗运动组成。所谓" 打的不练" 是指:打搏击的选手不练套路。"
而练的不打" 是指:练套路的不打搏击,打练严重脱节。 打搏击选手每日只练专项步伐,拳法,腿法,对于套路当中一些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研究不深。给人感觉搏击运动只是简单的拳击加腿,没有武术味。而练套路选手只顾把套路练得漂亮,观赏性强,给人印象花拳绣腿。在武术发展集大成的明清时代,上场打擂台前两人均要先演练自家门派的套路,证明你是"
练家" 。以区别于街头斗殴。 在武术套路表演中,经常见到选手做两个空翻接一个劈叉,煞是好看。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体操与武术运动员身材都差不多,做起各种高难度加分动作游刃有余,让人分不清。
这是武术中真正的" 假打" 。对练原本是同门弟子之间拆招,是对所学套路的理解和应用,是幕后训练。但现在对练完全是为了取悦观众,怎么"
花" 怎么设计,早已脱离了对练的目的。 武术萌芽于古代原始的狩猎和部落之间的战争之中。到今天已有几千年历史,如何加大挖掘武术内涵,是武术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