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gif (2397 bytes)

 

非常专辑
 

   
襄荆沿线发现200余楚墓和文化遗址

  为配合襄荆高速公路建设,文物工作者从4月至今,在公路沿线考察,共发现200余座楚墓和一处文化遗址、一座古城遗址。

  在沙洋县黄付庙,考古工作者已勘探发现100余座中小型楚国墓葬。在已经清理的20余座墓中,出土了青铜器、陶礼器100多件。另一处发现100余座墓葬的地方是襄阳县梁家老坟墓地。工作人员清理了其中较有价值的22座战国墓葬,结果发现剑、戈、带钩、簇、车辔和马衔等青铜武器和车马器,另外还有鼎、敦和壶等陶器100多件。

  在宜城市的岗上墓地,考古人员清理了一座开口较大的战国楚墓,出土20多件鼎、壶、盘、剑、车辔、马衔和箭簇等青铜器。据专家介绍,这些楚墓出土的文物较为丰富,进一步丰富了楚文化研究的资料。

  宜城市老鸦仓遗址出土的文物,跨越了新石器时代到东周时期。这些文物包括壶形器、尊、杯、鼎、支架、鬲、罐、豆、盘、盆和缸等陶器,数量较多。专家认为,这些发现对研究当地新石器文化及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考古人员还对沙洋县何桥古城六朝时期城址进行了勘探和解剖。他们发现了城墙的夯土层和内外护坡等遗迹,发现一些文化遗物,并弄清该城为长方形,面积大约为5.3万平方米。(记者覃万钟、通讯员方勤)

摘自:《湖北日报》 2000年0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