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gif (2397 bytes)

 

非常专辑
 

   
成都两父子称: 破译了“洛书”千古之谜

  据中新社四川网7月7日消息: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退休高工杨光正昨日称,他和儿子用科学方法破解了“洛书”之谜,并据此“逮住”了人们可望不可及的外星人。
  
  年逾六旬的杨光正退休前是西南电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其子杨翔宇现就读于北大物理系,是1997年国际奥林匹克生物竞赛金奖的获得者,父子二人合著的论文曾多次在中科院《电子科学学刊》上发表。
  
  1997年退休后,平素喜欢搞研究的杨光正决定对被称为千古之谜的“洛书”进行破译。
  
  相传,“洛书”系伏羲时代由龙马背着游出洛水的,有一些神秘图案,自古以来无人能破译。对它的解释非常之多,有谶纬说、星座图说以及陈景润提出的三阶幻方说等等。杨光正和他就读于北京大学的儿子在三阶幻方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凭借深厚的数理功底和志同道合,父子俩的研究得心应手,还经常通过信件的方式相互讨论。儿子杨翔宇还常把在北大图书馆查到的资料寄回成都。经过日复一日地研究,杨氏父子发现,“洛书”的核心“十”字与墨西哥发现的“阿兹特克”(Aztec)历石中心人像的“十”字、金字塔俯视图中心的“十”字完全吻合。据此认定:“洛书”是外星人遗物;与“洛书”相关的“河图”描述了宇宙生物(包括外星人)的基因排序规则,而“阿兹特克”历石则是外星人向地球人的自我介绍。
  
  通过对“阿兹特克”历石图案的抽象描摹,他们给外星人画了像:身高1.2米,4个手指,大大的脑袋,头顶有一个“十”字形凹槽,鼻梁塌陷,双眼突出,额头上比地球人多出了两个器官,这两个器官主要是外星人相互进行心灵感应用的……杨光正怕他的研究成果为坏人所用,不愿透露更多的细节。杨光正的邻居们说,杨光正是一个聪明而喜欢较真的人,“我们希望他的成果被认可”。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四川大学中文系的谢谦教授和《科幻世界》杂志的编辑姚海军先生。据谢谦教授讲,“洛书”“河图”之谜至今未有定论,但远古的某些神秘现象也许有许多尚不为我们所知的科学知识,而这是否是外星文明则不好断言。姚海军先生说,此前有很多人也搞过类似研究,但都被证实没有科学依据,他个人对此表示怀疑,但不排除其真实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