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gif (2397 bytes)

 

非常专辑
 

   

北京将投资3.3亿元对文物古迹进行抢险修缮



    据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记者任忆)为保护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市政府将在3年内拨出3.3亿元专项经费,对全市文物古迹进行彻底的抢险、修缮。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古都,文物古迹数量众多,其中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就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22处,文物建筑的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8年来,北京文物部门向国家文物局和市财政申请费用近5000万元,用于国家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抢修工作,共完成修缮工程600多项。但由于产权体制、管理机制、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北京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物古迹和文物建筑年久失修、损坏破败,亟待抢救和保护。据统计,目前北京还有90%的文物建筑由文化、教育、园林、宗教、机关、部队、房管、居民占用或管理使用。

  文物古迹是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战略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北京市采取把文物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的办法,保证了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的落实。

  据介绍,自2000年起3年内,北京将全面完成旧城区内市级以上近百处文物保护单位的抢险、修缮工程,确保无险情、无重大隐患。今年的保护重点是崇文门明城墙遗址局部、圆明园遗址部分建筑遗存、钟鼓楼、历代帝王庙、孔庙、国子监、天主教东堂、天坛神乐署等具有较大影响的文物建筑的抢险修缮工作,以及朝阳门至阜成门、中轴线文物景观修复的规划工作。北京文物建筑的修缮抢救,以国家保护为主,有关部门将动员全社会参与这项工作。

  据文物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项工程完成后,将使现存文物年久失修的状况得到彻底改观,并将有一批新的文物古迹对外开放,这对北京的文化建设、旅游开发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