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石经回藏引起世人瞩目 北京晚报
在房山西南距市中心75公里处,在云居寺的压经塔下,在石经山的洞穴里,曾珍藏着14278块石板,这些历经 1300多年的石板上镌刻着一部完整的经书。今天,房山云居寺修复工程的收尾工作已全部完工,备受海内外瞩目的辽金石经回藏地宫仪式定在1999年9月9日9时9分9秒举行。
用来保藏辽金1万多块石经、位于南塔旁的那座端庄大方、风格独特的新建全封闭地下窖藏式建筑--石经地宫,历时近5个月完工,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脑力。存放石经的藏经穴建在1957年石经出土的遗址上,属全封闭的地下窖藏式,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由主储藏室、附属储藏室、机房、参观廊等组成。藏经穴直接建于自然岩石层上,石砌墙体
,梁、板、柱等以混凝土浇注而成。藏经穴的顶、底板及墙体等均做了防水处理,会有效阻止水流及毛细水的渗入;主储藏室的顶及内侧墙面还将做气密处理,再加上特殊的门窗,储藏空间可达到绝对封闭状态。
据介绍,石经经板将来就封存在主储藏室内,它们纵向排列,分6层堆码,共计20列。每层石板之间用麻袋装滤过 并炒熟的细沙铺垫--工作人员解释:这样处理过的沙子可以杀菌并除湿;每块经板间还用一张宣纸隔离。室内将以空分制氮系统填充无色透明的氮气,并通过气体浓度自动监测装置进行监测。这些措施保证了经板能在基本恒定及安全的环境中保存,
从根本上杜绝了大气污染石经造成的破坏,也使季节变化和昼夜温差变化对石经的影响降至最小,还有利于防盗。 藏经穴由北京古建设计研究院设计,防灾害能力可以达到千年一遇的标准。为了解决石经回埋与游人参观的矛盾,设
计中还在储藏室外侧的参观廊共设9个参观窗口,每个窗口近1平方米,人们可以通过窗口观赏经板,了解保护状态。而且以
往展示的只是寺内石经的一部分,如今通过参观窗口可以看到所有石经。如此看来,石经回埋不仅不会再也看不到石经,而是将看得更多了。
净慧大师认为,石经回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族宗教政策的具体落实的体现,会为云居寺由公园转化为宗教活动场所奠定很好的基础。(马佳
辛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