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古墓地出土大量文物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近日在三峡重庆库区巫山麦沱墓地发掘出土上百件文物。
这批文物是从一座东汉早期带甬道券顶的砖室墓出土的。随葬器物主要位于墓室甬道的后部和墓室的前半部, 排列得密密匝匝,有金(银)镯、金(银)环,钟、鼎、钫、(
钅旁加焦)、簋、盆、鍪、铜棺饰和钱币等,还出土了种类繁多、造型丰富的釉陶和泥质的人物陶俑,有侍卫俑、仕俑 、乐俑、舞俑、骑马俑等。动物俑的造型也很生动,鸡、猪
、猫、狗、马、龙等动物俑体积较大,最高者超过80厘米 ,部分陶俑外表镀有水银,或涂有彩绘。
考古队还发掘出土了陶阙、仓、灶、灯以及壶、罐、钵等。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队长尹检顺说,这些墓葬 的发掘为峡江地区汉墓的分期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标尺,是研究汉代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实物资料。
考古队还在墓地发现了3座战国晚期楚墓。3座墓中随葬品以铜器为主,有鼎、壶组合和鼎、钫组合,还有铜(钅旁加焦)、壶、勺等,都出土有楚人爱用的铜带钩。
这些随葬品的组合和器形具有东周楚墓的典型特征。专家认为,这一发掘和云阳李家坝遗址、忠县崖脚墓地的发掘 成果一起,证明文献上记载的“僖公二十六年,楚人灭夔,
于是巫入楚,战国设巫郡”的史籀是信史,打破了学术界此前关于楚文化的西界止于巴东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