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gif (2397 bytes)

 

非常专辑
 
被中国茶叶界忽视的经营之道 产业周刊 宋亮
  此番联合利华收购京华茶叶,说明了一个被大多数中国茶叶界忽视 的经营理念———品牌经营,在世界上最大的食品、日用品公司眼中是 多么的重要。
  联合利华方面认为,行业中的著名品牌的存在,可以起到市场标尺 的作用。一个名牌产品,就是“物有所值,质量衡定”的产品。消费者 在认同名牌之后,就不会再被质次、价高的产品所蒙蔽。而成为一个名 牌产品,光靠广告肯定是不行的。以中国广告投入最大的最近两届中央 电视台广告标王为例,一个秦池酒厂,一个爱多牌VCD,先后陷入经营困 境。而一个真正的名牌,不应该像这样“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联合 利华在国际上拥有众多名牌,他们认为,一个名牌的维护与发展,包括 质量、安全、宣传、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内涵。这些,都是我国茶业行业, 甚至其他行业的企业尚未认识到的。
  综观目前的中国茶叶行业,品牌时代尚未真正来临,短期内也不会 突然来临。在北京现有5900~6000家企业经营茶业,60%~70%是私有 企业,甚至自产自销。农业化生产、经营,忽视品牌,自生自灭。市场 上产品价格、品质参差不齐。也许,中国茶行业应该多几个“立顿”、 “京华”、“猴王”,以及“创牌”,那时,茶行业将能够更规范、更 有效地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而不是象今天这样,消费者只知道茶叶 有品种,却很少听说有品牌,从而也就分不清各个品种茶叶的不同生产 厂商的优劣,也可以避免在市场上优不胜、劣不汰,消费者要喝到货真 价实的好茶,还要靠运气的现象。
  中国茶文化流通协会茶道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五福茶艺馆总经理 段云松在谈到中国茶叶行业品牌意识这一话题时感慨地说:“茶业经营 方面,品牌意识淡薄。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只说买多少钱一斤的,连 品种都很少提及,更别说品牌了。”实际上,茶叶行业的品牌应至少包 括几个方面:生产者、种植者、经营者。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也提 到,将来会出现更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企业。那么这样的企业, 就更应重视品牌经营。
  一位前北京西城茶业公司老总在谈到茶叶经营时,首先提到的就是 国家批多少,进多少,等等,全是统购统销的思路。另外,中国茶叶行 业的农业化生产模式也是中国茶叶缺品牌的原因之一。不仅在大陆,在 台湾,茶叶也主要靠评级定价,靠评奖促销。这就形成了中国有世界最 悠久的茶叶生产消费历史,英荷利华却拥有世界第一品牌“利顿”。由 于立顿等国际企业以印度为茶叶基地,更造成了印度是世界第一茶产地, 中国屈居第二的事实。
  一位茶叶经营者在谈到中国茶叶品牌经营时分析说,今后茶行业将 向3个方向发展,即茶饮料、茶艺馆、茶餐。在茶叶生产者尚未树立品牌 意识的时候,茶饮料行业和茶艺馆行业以及茶叶的经销商却已树立了品 牌意识。如茶饮料的“旭日升”、“统一”,茶艺馆的“五福”、“国 京”,茶庄中的“吴裕泰”、“张一元”等等,都已是消费者熟知的品 牌。这一事实对于茶叶生产行业来说,就是更加缺乏产销的自主性,难 以把茶生产能力直接转化成效益和社会影响。
  也许联合利华公司在中国的两个茶叶品牌“立顿”和“京华”将在 今后的竞争中为中国的茶叶生产者做出榜样,而且到那时候,大家群起 效仿也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