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函谷关功能揭秘
中国考古专家经过多年考古发掘研断定:汉函谷关是一个横跨洛水,北至黄河,绵延数十里,包括城垣、仓库等设施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据新华社报道,经过两年多艰苦细致的发掘,近日,一 座规模宏大的西汉建筑遗址在黄河小浪底淹没区重见天日。 专家们在遗址上发现了大量带有「关」字的瓦当。著名考古
学家俞伟超教授、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黄景略等专家从遗 址地层堆积断定其建造与使用年代为西汉中晚期,并进而认定,这个遗址应是西汉函谷关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介绍,这个建筑遗址地处黄河南岸,距离黄河约六百米,标高一百八十五米。遗址主体建筑呈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一百七十八米,东西宽二十九米,由墙垣、通道、柱础石、东墙外突出部分、路面等遗迹组成,南部保存较好,北部破坏严重。专家认为,该遗址表明,汉函谷关决不是仅限於新安县城附近的一处关口,而是一个横跨洛水,北至黄河
,绵延数十里的军事防御体系。
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对汉代经济、军事、交通等诸多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