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版《辞海》撩开神秘面纱
北京晚报
记者在上海辞书出版社总编办公室得到一纸证实:《辞海》 (1999年版)彩色图本的第一卷正文部分已由上海中华印刷有限公司于6月20日前印完。
据该书主编夏征农先生介绍:照此速度,今年十一前, 5500套彩印《辞海》、20000套普及型黑白印《辞海》可与读者见面。全书用70克日本
进口“王子”牌高级胶版纸印刷,正文分为四卷,附录索引另为一卷,共五卷。
第一次修订:坎坷
《辞海》刊行于1936年,被誉为“千万人案头的工具书。” 1957年秋,毛泽东同志倡议重新修订旧版《辞海》,并把这项任务交
由上海原主编人舒新城着手筹备,1958年春遂成立中华书局辞海编辑 所,1959年夏成立“辞海编辑委员会”,着舒新城先生担任主编,另设副
主编4人,负责组织上海学术界力量,分科进行具体修订工作。1960年冬, 舒新城病逝后,由陈望道先生继任主编,副主编增至9人。鉴于上海学术
界尚有许多缺门,于是陆续扩大范围,同时也得到北京、华东各省以及全 国各地有关单位和同志的通力合作,在1962年初出版了《辞海·试行本》
16个分册,在进一步修订后,1965年4月出版了《辞海·未定稿》,进入 1966年,因“文革”开始,工作陷于停顿。
6年后,1971年周恩来同志提出把继续修订《辞海》的任务列入国家 出版计划。1972年起再次着手修订,并按科学分类,
先出分册, 以供急需, 然后在各分册的基础上整理加工,出版合订本,公开发行。
1978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正式恢复和充实“辞海编辑委员会”,因 陈望道先生于1977年逝世,由夏征农继任主编,另设副主编16人,统筹安
排最后定稿工作,于1979年10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辞海》三卷本, 在全国各地公开发行,向建国30周年献礼。
第二次修订:顺利
《辞海》(1979版)全书共收单字14872个,选出词目91706条,包括成语、典故、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的名词术语等,所有词目,以解决一般读者在学习、工作中“质疑”问难的需要为主,并兼顾各学科的固有体系。
大家都知道,一部辞书的修订,须有底限,不能够也不允许无限期延 长,于是在《辞海》(1979版)三卷本问世后,1980年印行了该版的缩印
本,1983年出版了《辞海·增补本》,在此期间,还出版了《辞海》的2 0个分册。
据上海辞书出版社总编办主任陈乐女士介绍,按照大型辞书10年左右 修订一次的国际惯例,从1984年开始,“辞海编辑委员会”又开始对《辞
海》进行又一次的修订。
1986年开始出版修订后的新分册,在新分册的基础上,1987年完成了 汇编合订工作,于是《辞海》(1989版)三卷本在建国40周年之际与读者
见面。
1989版的《辞海》,在规模上有所扩大,单字增加到16534个,词目 增加到12万余条,字数增加到1600万。在内容上增加了许多新知识,力求
反映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文化水平,进一步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更重要 的是修改了那些由于政治原因而产生的一些不适当的提法,按照他们的话
说是“过去缺漏的予以弥补 ,已经过时的予以更新, 原说欠当的予以改正”。
第三次修订:求新
转眼又是10年过去了,这10年是知识更新的年代。记者获悉,此次最 新版本的 《辞海》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面貌一新。
1999版的《辞海》是在 1989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所收单字,由16534个增加到19485个,所收词 目,由120000条增加到122836条,全书总字数比1989版增加了约400万字,
达到2000万字。
据夏征农主编介绍,这本书同1989版比较,内容上的变化很大,主要 是反映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弥补缺漏,纠正求新,精简
少量词目和释文。
继往开来,推陈出新, 面向21世纪是1999版的基本要求。 记者了解到, 在增加的6000条的词目中,除一些原来漏收的词目外,大部分是近10年来
新出现的词语。如“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互联网” 、“多媒体”、“高超音速航空器”、 “转基因动物”等等。另外,由于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如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国内实行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科学技术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行政区划变动较大等原因,大量的政治、经济、科技、地名等条目,都作了新的解释。
还有近年来无论在法律方面,还是行政方面、科技方面等都出现了许多新的规范。以法律来说,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都做了重大修订;
以科技来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订委员会陆续公布的学科名词就有40本之多;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了新的《量和单位》,此次修订的《辞海》,
对这些有关条目,都按照新的规范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