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万件文物 十年回归路 中新社
广州六月二十一日:广州海关日前将十年来查获追缴的二万 二千八百多件走私文物一次性移交给广东省文物主管部门。这是中国首次
大规模由执法部门向文化管理部门移交文物。
珍品荟萃完璧归赵
在广东省博物馆,明代王铎、清代沈荃、汪士宏的书画,明代的铜观 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宋代的瓷器、玉器,近五百件藏族文物……向人
们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瑰丽风采。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查获的二百零三件古脊 椎动物化石,数量之大、品种之多、保存之完好,为国内罕见,极具科研
价值。
面对这些历经十年终于完璧归赵的珍贵文物,观者无不啧啧称奇,庆 幸这些珍品没有被不法分子走私得逞,深感猖獗的文物盗掘和走私带来的
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文物走私暗流涌动
八十年代末以来,发生在中国各地的盗窃文物、盗掘古墓、文物非法 交易和走私暗流涌动,文物贩子和走私团伙队伍迅速膨胀,文物黑市悄然
形成。
广东毗邻港澳,进出境渠道众多,自然成为文物走私的主要渠道之一。 从最初的偷带到职业走私,从单个邮包到整个货柜夹藏走私,从旅客通道
到海上和陆路货运渠道走私,从邮票、钱币、陶器到史前化石、稀世珍宝, 文物走私愈演愈烈。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说,有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
资深文物鉴定专家彭如策指着一只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双耳罐说,在早期的香港文物交易市场上,这种文物能卖到十万港币,现在不用五千港币
就能买到。
文物“贬值”透露了一个信息:文物保护依然是个不轻松的话题。
部门协调遏制黑潮
中国海关近年来加大了对文物走私的稽查力度,此次移交的就是广州 海关十二年来的文物缉私战果。而广东省各地海关在近十年间即查获了七
万件走私文物。
今年四月,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 管理局联合发文《关于依法没收、追缴文物的移交办法》,为文物回归指
明了道路。
此次广州海关又与广东省文化厅签署了合作打击文物走私备忘录,双 方将在文物清理移交、提供情报线索、相互交流信息、培训海关人员文物
鉴别知识等方面加强合作。
二万二千多件文物回归了,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