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在配合商水县一建筑工地的文物勘探中发现10座古墓,于2014年元月13至24日派人进行了清理。
墓葬10座,其中汉墓9座,唐墓1座,主要为半地穴式砖室墓,分单室墓和多室墓两种,单室墓为3座,多室墓7座。墓群分布很有规模,整个墓葬群由东向西依次排列,都呈南北向,错落整齐。这些墓葬均有墓道、封门、通道、甬道和主室构成,汉墓墓道均朝北,墓室平均长5米左右,宽2.5米左右。在这些墓中,有一个是兄弟合葬墓,表现特点为两个墓葬共用一个墙,但是不相通。还有一个单室墓与其他不同,该墓葬的铺底为“人”字形,其余墓葬铺底为平铺,“不仅如此,墓室朝向北偏西,或许这个墓主人和这个家族是远亲。”经过考证是东汉时期墓葬,距今1800年。
在众多的墓葬中有一座唐墓打破一座汉墓,唐墓上却用了汉砖,这是为什么?考古人员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断,在唐代,这名墓主人去世后,建造墓葬的工人在挖掘时,把东汉时期的墓葬挖破,发现汉代墓葬的汉砖还可以再次利用,就直接垒砌在墓葬上,于是就出现了唐代墓葬下半部分是唐代砖石,上半部分是汉砖的情况。在墓主人身旁,出土了极具唐代风格的花鸟菱花镜、黄釉四系壶、青铜钵。在青铜钵内还放置有一个木器漆盒,里面或许还有珍贵的东西。
而被打破的汉墓,虽说在历史上曾经被盗,但出土文物最为丰富,主要陶盘、耳杯、陶案、陶猪圈、陶猪、陶灯、铁五铢等以及周口市首个蓝紫色琉璃串饰一件。其他墓葬均被盗严重,出土文物较少,仅出土少量陶制陪葬品和五铢钱。
蓝紫色琉璃串饰是在清理墓室的时候用手铲发现的,周口市也曾经出土过琉璃串饰,但都是白色,面对首次出现蓝紫色琉璃串饰,现场考古人员兴奋不已。这个琉璃串饰,应该是当时的项链饰品,它比之前出土的琉璃饰品都要精致,造型为管状喇叭口串饰,色泽亮丽呈紫蓝色,非常通透,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尤其美丽。
同时出土的陶案由于面积较大,墓室顶部塌陷后被砸烂,从拼接的情况来看,陶案由四个兽足支撑,陶案正中间是有一条鱼的纹饰,活灵活现。纹饰线条流畅,造型古朴端庄,主要功能类似现在的小餐桌。
本次墓葬的发现不仅为人们展示了东汉和唐代时期的丧葬风俗,而且可以透过这些出土文物遗迹,看到当时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对研究当地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