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gif (2397 bytes)

 


非常专辑
 

宜宾李庄发现东汉古墓群 古镇建置史有望前推300年

  1月26日下午5时许,位于宜宾市古镇李庄的盐李路工程雷家坝一段正在紧张施工时,一个洞口忽然出现在施工人员眼前,其中一个洞里有精美的红底白花陶壶和一个红底白花的陶碗,还有一些人头盖骨,伸手一摸,头盖骨便化成了灰。项目经理刘忠诚立即停止施工,并上报当地政府和文管部门。

  经观察,宜宾市文管所专家初步判断这是东汉未年的古墓群,据今约1800年历史,而古镇李庄有记录的建置史为1460年。当地的群众认为,很可能是李庄以前有名的袍哥家族王家的祖墓。昨27日中午,为了保证古墓的完整和里面的随葬品,施工方对古墓进行了回埋。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队员也赶到现场,一位队员表示,他们正在制订发掘方案,将于近日对发现的6个古墓进行发掘。

施工修路发现古墓

  修路工地现场发现古墓的消息在李庄古镇不径而走。工地位于李庄镇上坝村同济路旁,现场已经被民警用警戒线隔离起来,民警、民兵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工程施工人员24小时守护在路边,不让行人靠近。

  古墓离路面约5米高,因为挖掘机施工,已经有3个墓的墓道被挖通,墓洞清晰可见。在一个被挖开的墓口,记者看到,墓室进深约5米,宽约4米,墓壁是石质的,在墓室的最深处,有一张石头砌的石台,那是墓主安息的地方,但石台上已空无一物。

  在墓室的左边还有一间小屋,由于无法进入墓室,不能知道里面的结构,但刘忠诚说,他听专家说那里面是放随葬品的地方。

  上坝村村主任张明说,得到消息后,村里也立即派人来进行守护,不让人来破坏现场或进墓拿东西,村里以前从来没发现过古墓。

墓里出土神秘图腾陶器

  记者了解到,刚发现古墓时,曾有人进入了墓室面积最小的一个古墓,据了解,在古墓里发现了很多东西,还拿出了一个红底白花的陶壶和一个红底白花的陶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子说,当时并不知道这是古墓,进去后看到地下有东西,便用力撬,就挖出了红底白花陶壶和陶碗,红色的花纹是很神秘的图腾,根本看不懂,陶壶的壶嘴已被挖掘机在发掘时损坏,其中一个陶碗则完好无损。“我们还在里面发现了几个头盖骨,用手一碰就碎了,发现是古墓后我们立即就出来了。”该男子说,里面还有其他东西,但他们知道是古墓后就不敢动了,并立即通知了施工方。

  据了解,被挖出来的陶壶和陶碗已经上交给了文管部门,宜宾市文管所负责人蔡永旭说,发现的陶器是釉陶,通过观察,初步判断这些墓是东汉末年的古墓群,墓室属中档规模,距近有1800多年历史,不排除是家族式的可能。宜宾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古陶瓷专委会主任庄新生说,东汉的陶碗较多,但釉陶的陶壶在市场上较少,具有一定的考古意义。

  李庄镇副镇长尹大杰说,李庄古镇的建置史为1460年,这些古墓群的发现对研究李庄的历史很有推动意义。为了保护古墓,民警、民兵、政府工作人员和施工方已经对现场进行了戒严,24小时看护。

村民猜测墓主是古代袍哥

  一位在现场看回填封墓的王姓村民说,这里以前是一片墓山,王姓的大家族都埋在这里。当地村民们说,王家是当地的大家族,清朝是当地的袍哥人家,在当地很有势力。“王家是这里的原住居民,在这些汉朝的古墓的地层上,以前挖到过其他墓。”村民们说,这里的墓葬习俗是大家族的都葬在一起,而且在汉墓里一个墓发现多个头盖骨,他们认为这些很可能是陪葬的。

  李庄镇志的主笔之一左照环表示,在此次发现距今1800年的东汉古墓之前,李庄有记载的发现的最老的古墓是宋墓,当时梁思成和王世襄参与了考证。左照环表示,因为临水,李庄最初是一个打鱼村,后来人丁逐渐兴旺,之前也确实有袍哥文化,但对于石坎上一带,在李庄的镇志和相关的资料上都没有明确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