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gif (2397 bytes)

 


非常专辑
 
一支原始古人曾在酒泉定居生活

   

  随着甘肃酒泉西河滩遗址第三年度联合考古发掘日前结束,一个大型史前聚落遗址“浮出”地面,4000年前,一支原始古人曾在这里定居生活,并已经有较高的农业文明。

  为了配合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管道施工建设,2003年,由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在甘肃酒泉西河滩联合进行的考古发掘正式启动,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他们共进行了三次(每年一次)大型集中发掘。在已经发掘的1万平方米遗址中,考古人员主要在三方面取得了重要收获:一是发现了集中连片、排列有一定规律的60多座半地穴式和地面式房屋基址,再现了4000年前古人的建房技术和定居生活;二是发现了200平方米的牛羊圈遗址和一批石刀、石斧等生产工具及9座陶窑和一批精美陶器,表明“西河滩”人已经农牧兼营,并会烧制彩陶,有了较高的农业文明;三是集中发现了430多座烧烤坑,这一发现与中原等地此前发现的史前人使用炉灶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它不但是一种特殊炊事方式,而且为考古学提出了“烧烤坑”这一新术语。

  主持现场考古发掘的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教授赵丛苍说,从遗址内容和出土遗物来看,西河滩遗址介于马厂文化类型和四坝文化之间,距今约4000年,这是一个罕见的史前聚落遗址,在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上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