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gif (2397 bytes)

 


非常专辑
 
康熙佛塔塔基入主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昨天收到了镇馆之物———香积寺石塔东塔塔基。这座佛塔塔基上的“双龙戏珠”浮雕清晰可见,呈腰鼓状的造型非常优美。

  献出藏品的市民叫罗金根,年近七旬,是原杭州运输设备厂的铲车司机。他说,佛塔是在1968年“文革”中“破四旧”时被造反派毁掉的。当时,他看到被推到泥塘中的塔基仍很完好。多年过去后,心里一直踮记这件事,但因害怕“吃生活”而不敢去动。直到1982年,他才悄悄地将塔基从泥塘中起出,把它藏到丈母娘家的园子里,这一藏便是23年。罗金根说,文革期间他家就住在泥塘附近,他知道水塘里还有不少佛塔的碎片。

  始建于北宋初年,重建于康熙五十二年的佛塔,原有东西两塔,罗金根捐赠的是东塔塔基。西塔现仍留存在卖鱼桥附近的原杭州运输设备厂内,也是杭州地区惟一的清初佛塔,即现已成为省级文保单位的香积寺石塔。经鉴定,捐赠的塔基直径1.2米,高约0.7米,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收到的另一件文物是含富义仓内容的石碑。据该博物馆筹委会人士介绍,富义仓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10亩,可储谷物四五万石,是运河沿岸最重要的文化遗产,该石碑上的内容,真实见证了大运河的历史。经考证,由孙先生捐赠的该石碑长宽各约30厘米,厚约7厘米,石碑记录了自清末民国初年以来当时社会各界对富义仓保护的重视及采取的保护措施等内容,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具有一定的考古和收藏价值。

  在捐赠仪式上,世居运河畔,自幼习画,并得到潘天寿等大师指点的碧石先生,将潜心构思、历时40多天创作而成的《古拱宸运河图》,也捐赠给了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该画色彩清雅,人物栩栩如生,真实再现了明朝末年拱宸桥地段的繁华市井和民俗风情。浙大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学生,将写有大量浙大学子对保护运河、保护水资源等对运河的赠言,装入许愿瓶,并将该瓶赠给运河博物馆。明年即将开馆的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继续接受市民捐赠文物及藏品,希望借助该活动抢救散落在民间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