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掘“子母砖”又是汉魏墓
23日,有关部门在上伯官地区施工时,在地下约两米处发现大量楔形青砖(当地人称为“子母砖”),并立即向公安机关和沈阳市文物保护部门报告。
上伯官地区是沈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前考古工作人员曾在这里发现大量汉魏时期墓葬。
首次报道题目:《村庄修路挖出神秘“子母砖”》
晨报讯(记者 何骞)地表下两米处,随着大量青砖的出现,一个长方体建筑的轮廓也渐趋明显……
本月24日,本报关于沈阳市东陵区上伯官地区发现大量神秘“子母砖”的报道立即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昨日,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驻发现“子母砖”的东陵区上伯官地区,开始进行挖掘整理工作。
“我们初步认为这里可能是一处汉魏时期的墓葬。”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现场挖掘工作进行顺利
“我们从一清早就进驻现场了,整个挖掘整理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当日9时许,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
记者看到,这一青砖建筑距离地面约有两米,考古工作人员首先去除了覆盖在其表面的积土。与此同时,在该土坑的其他三壁上不断有水渗出。在周围的小范围区域内,其他考古工作人员正使用“洛阳铲”等工具进行探掘,查看附近是否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汉魏神秘建筑有望再现
到13时,在土层下埋藏的青砖建筑的轮廓越发明显,那是一处呈南北走向的建筑,其北部略为拱起,砖体呈现拱券形。
考古工作人员初步认定该处地下建筑可能是汉魏时期墓葬。由此推算,该墓距今2000年左右。预计整座墓葬有望近日内重见天日。汉魏墓葬为何会受惊扰?
就在考古挖掘工程顺利进展的同时,一个问题却浮出水面。
作为沈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上伯官屯汉魏墓葬群,其保护范围内的任何施工建设项目,都必须报文物主管部门审批。
然而,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现场负责人却告诉记者,这次发现汉魏墓葬的工程原本是没有报相关部门审批的。
“我们只是施工方,只能按照东陵区交通局的要求来负责施工方面事务,”沈阳市市供电公司送电公区技术部工作人员在电话里告诉记者。
对此,东陵区交通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并不知情,也并不了解该地区施工需要报文物主管部门审批的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