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gif (2397 bytes)

 


非常专辑
 
虎爪山出土数十件打制石器

   

  从本月8日起,省考古研究所及常德津市文物管理所的专家对津市虎爪山遗址展开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现已发现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等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40余件。

  此次抢救性考古发掘由省考古研究所专家莫林恒及津市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员谭远辉主持。半个月以来,专家们已清理出5个深达3米左右的坍方,总面积达200平方米。考古人员从坍方中发现了40余件珍贵的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其中包括石片刮削器、尖状器以及制作打制石器后残留的材料石核等。据推测,这些石片刮削器一般是远古人类用来剥取野兽皮毛或切砍肉食的,而尖状器多用于挖掘地下植物。

  据谭远辉介绍,在上世纪80年代,专家曾对虎爪山进行过考古发掘,并发现了30多座不同时期的古墓,其中东周时期的墓葬有10多座,均为土坑墓,里面出土了大量陶器和青铜兵器。在其他20多座六朝时期的砖石墓中,专家也发现了很多青瓷器。当时发现墓葬的地方位于虎爪山山顶至南坡一段,虽然是墓葬群,但墓葬的关联性不强,且都是平民墓。奇怪的是,这次的考古发掘区距当年发现的墓葬区并不很远,但目前发掘工作已进行了一半,还未发现任何墓葬遗址。莫林恒及谭远辉等人推测认为,现在的发掘区域在当时可能并非人类聚居区和生活地,而只是比较重要的人类活动区域。当时的人类在这里采集食物、狩猎,并顺手将石器扔在了山上,所以现在发现的石器数量才较少,而且除打制石器外没能发现其他文物。不过,莫林恒也表示,不排除有存在墓葬但已遭损毁的可能。

  专家认为,此次发现的打制石器再次证明,虎爪山早在四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便已有人类活动的迹象。这一发现对研究旧时器时代的文化特征、社会生产力高低都有参考价值。专家称,对虎爪山的考古发掘还将持续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