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万平米先商文化大型墓葬群首现河南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先期开工项目——鹤壁市刘庄遗址考古发掘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果,尤其是首次发现先商文化大型墓葬群,将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新的实物资料。
刘庄遗址发现于1932年,该遗址位于鹤壁市淇滨区大赉店镇刘庄村南,遗址面积30余万平方米。2005年6月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鹤壁市文物工作队并邀请郑州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考古系师生40余人组成考古队,对刘庄遗址实施考古发掘。截至目前,工作人员揭露面积5900平方米,发现不同时期各类遗迹600余个,出土大量文化遗物,采集大批人骨、兽骨、木炭、土样等标本。
据该项目负责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新平介绍,发掘所见的文化遗存可分两个时期,下层为仰韶时代文化遗存,上层即为先商文化墓地。在先商文化这片墓地上,共发掘墓葬265座之多。同时,在少数墓葬中还发现了石棺墓。这一时期的石棺墓主要见于中国北方长城内外区域,中原地区发现石棺墓尚属孤例。
据有关考古专家称,目前,考古界已经发掘的先商文化遗存以居址为主,主要分布于冀南豫北地区,但墓葬从未发现过。刘庄先商文化墓葬群的发现,为先商文化的发掘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将对先商文化葬俗葬制、人种族属、社会结构、商人渊源等重要学术问题的研究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